文/朱永華
日前,美國蘋果公司發布首款智能手表。該產品4月10日開始預售,24日正式發售,9個首輪發售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和中國內地。但就在發布會僅僅過去30分鐘后,深圳就已出現山寨版的蘋果手表。
山寨蘋果手表與正品的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包括表帶的字母標識和品牌的英語發音都與正品極為相似,只看外形完全可以在普通消費者眼里瞞天過海。那邊世界名牌新品剛剛問世,這邊我國很快就誕生出幾乎一模一樣的山寨產品,兩者時間相差極短。這次山寨版蘋果手表出現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山寨產品的出現還是緣于市場需求。正品蘋果手表價格最低2000多元,最高超過10萬元。而“山寨版”蘋果手表價格基本都在數百元,如此誘人的價格,自然吸引一些收入低又熱衷蘋果品牌的消費者。山寨蘋果手表信息在網上一發布,立即就有不少人準備預定,火熱程度不亞于正品。
山寨產品之所以便宜,很多時候不在于工藝流程,而在于缺乏品牌附加值和研發的知識成本投入。缺乏創新意識的一些本土企業,依然還在信奉“薄利多銷”的陳舊營銷模式。而能夠山寨蘋果手表,能夠“貼牌”生產世界著名品牌,至少說明我國本土企業無論在制造設備還是制造技術上,都足以與發達國家先進企業相媲美。然而,許多企業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仿造而非創造上。仿造與創造截然不同,仿造是企圖亦步亦趨地坐收漁利,而創造則是花大力氣、下真功夫進行創造性研發。實踐證明,只有具備創造性的產品,才能贏得市場。
熱衷山寨的背后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這些年,盡管國家大力倡導科技創新,轉變觀念,國內產品正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各級政府也對創新型企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和資金幫扶,但收效卻與人們的期望存在較大差距。急功近利思維沒有清除干凈,企業就會只顧眼前利益忽視創新,一些地方政府也更看重任內的短期政績,而對需要慢工出細活的技術創新缺乏干勁。
扭轉這一現狀,需要政府和企業雙雙轉變思維,具備長遠目光,好好培植并呵護創新能力,將山寨的干勁和智慧投入到創新中去,才能真正摘下山寨帽子,打造出“中國創造”這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