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宣布施行后,引發了眾多的討論與猜測。新不動產登記是福還是禍?對于以房子安身立命的中國人來說,恐怕是最關心的問題。
疑問:
不想讓別人知道我家幾棟房,低調不可以嗎?
看到新不動產登記后,有網友打趣說,沒想到一直懸而不決的財產公示先由我們老百姓做到了。除了將新登記的不動產產權信息全國聯網,新條例還規定將加速推進個人住房信息聯網,以便在今年下半年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服務。需要一套一套登記自己所有的不動產權,難免讓人產生不安全感,這種感覺的來源便是家對中國人的意義超越了一切,而家的載體便是房屋。
有人會不會利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上的漏洞危害我們對房屋的正當權利,如何保障個人隱私,這恐怕是所有人擔心的問題。
猜測:
要收房產稅,豈不是得破產?
在前幾年樓盤牛市的時候,你是否選擇將房屋作為投資手段呢?如果是,那就得花點時間關注下房產稅了。新條例后,雖然不存在強制更換產權薄證,但那是在產權不變動的情況下,如果產權需要轉讓交易,那就必須進行登記了。那么問題來了,自己并非炒房,手上握著幾套房子無非是想保值,房產稅一征,豈不是得破產的節奏啊?
這種擔心絕不多余,你想,在沒有更好的投資方式的情況下,一般家庭投資購買多套房,說簡單點是房不嫌多,說復雜點是總得找方子對付通貨膨脹而不是讓票子變紙吧。這征收房產稅,對于普通的多套房持有者而言可是大問題。之前重慶上海房產稅試點是“摸家底兒”,現在政府看起來是真打算“辦”這房產稅咯。
期待:
房價跌跌跌,我的買買買
在擔心之外,一些網友也保持了樂觀的態度,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隨著新不動產的登記,房屋價格的漲幅情況。有網友表示,如果新不動產登記的后續是房產稅的話也不錯,既能打擊到一些住房投機者,減輕剛需購房者的壓力,又能合理優化住房資源。
真相:
我的隱私還是我的隱私
不動產登記當然不會泄漏隱私,反之,還會保障產權交易時買家的合法權益。不動產查詢并不向普通人開放,目前為止暫時不會出現隨意查詢他人不動產信息的情況。跟銀行征信系統相同,只有權利人或經過權利人授權才可以進行查詢。另外,在此次條例中,不動產信息的查詢并不是“以人查房”,而是“以房查人”,也就是說,單靠你的身份信息是無法查閱你的不動產信息的。
房產稅還沒征,不用破產了
房產稅在試點改革時就已經沸沸揚揚了,不過此后一直屬于“狼來了”,沒有更多來自官方的消息。所以大家也不用看到不動產登記就“草木皆兵”,以為房產稅緊隨其后了。目前房產稅征收還有諸多法理和現實執行難度的問題,短期內是沒機會出現在大家面前了。對于有多套房產的投資者來說,這段空白時期非常需要把握對樓市未來的判斷和預計。
房價短期情緒穩定
“不要一談到房地產就泡沫,最后要吃虧。”經濟學家厲以寧如此道。
在新條例正式出臺前,很多人預測房市將受此沖擊而下跌,不過就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房市總體還是保持平穩,房地產業依舊為支柱產業,政府將嚴防崩盤。有人認為,新不動產登記會導致一大批存量房流入市場,但事實上,目前并無大范圍二手房拋售現象。有專家表示,房市價格總體還是由供需關系來定,并非取決于新條例本身。所以,對于剛需購房者而言,還是應該找準機會購房。
保衛了孩子,可誰又來保衛婚姻
今年兩會上有一個提案,說的是子女未滿10周歲的當事人,不能協議離婚。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很快,提出提案的民革中央便辟謠,說這只是初稿上的,考慮到爭議,定稿時沒用這一條。
比起過去,離婚不能太容易,去民政局幾分鐘,給結婚證蓋個“注銷”的戳,拿回離婚證,這事就算結了。當然,對孩子來說離婚可是如臨大敵,10歲后還好,跟誰自個兒決定,要是之前啊,可就像個家具似的被自己親生爸媽在法院上搶來搶去了。
這樣說起來,設置個離婚熟慮期禁止離婚是基于保護孩子的考慮。可這樣一來,兩個人還是得看著愛情的殘骸面面相覷,忍受日復一日相互折磨的痛感。
如今的痛苦,說不定都是當時的“腦殘”。有專家就出主意,干脆禁止離婚,人就應該為自己的錯誤買單,何況女性總是離婚中的弱者,有數據表明,離婚后男人的平均生活水準提升了10%,而女人的卻下降了27%。摧毀了女人的童真和青春就想拍拍屁股走人,要換在中世紀的歐洲,那可是犯罪。中世紀歐洲的婚姻關系到死才能結束,直到近代離婚才合法化。
當然,有人說都古代的事了,現代人難道還要回去做猴子啊?也對,離婚確實是個人的自由,為了孩子禁止離婚也似乎有點矯枉過正的意思,但現在的自由婚姻較之古人就真的幸福么?
@火焰貓
現代這種看似最能滿足個人自由意愿的婚姻制度,造成的離婚率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但人們支持這種基于個體自由意愿的結合,并不是由于因此帶來的婚姻制度最好最穩定,而是因為當人們感覺繼續過下去沒意義的時候,它能避免一些更壞的后果,并促使人更成熟而自主地看待自己的選擇和婚姻生活。
@格利普斯
對于孩子來說,一個和睦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父母天天吵鬧,孩子的生長環境更惡劣,不如離婚。我覺得要提議的是,給離異子女構建一個較為友善的社會環境,社會力量應加入進來,針對單親家庭提供心理輔導、引導家長和孩子共同度過過渡期。
@隨風而行
這個模糊的條款應當怎么執行呢?孩子的意愿是否仍構成對父母離婚的一票否決?如果有兩個孩子,而這兩個孩子意見分歧呢?從出發點上來說,這個修法建議似乎是為了孩子好,但孩子也很會察言觀色,長期在一個不和的家庭中生活,是否一定比離異好?這些都是很難說的事。
熱詞
馬桶蓋
ADE ID CHINA又出口返內銷了。日本購物買回中國生產的馬桶蓋,這種事真是叫人哭笑不得,不過中國人的血拼已經拼向全世界,這種事不足為奇。對國內產品沒信心,對國外產品盲目崇拜似乎是這個消費時代的寫照。
霧霾
霧霾話題不新鮮,但一部《穹頂之下》把全中國全社會拉進霧霾大討論里,可就難得一見了。全民討論或許是好事,實際行動才是正經。希望明年這一時刻,我們別又招呼著,喲,霧霾,您又回來了。
創客
創客一詞來源于英語Maker,是指將各種各樣的創意變為現實的人。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會上提到“創客”一詞,而福布斯列舉的2015年中國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中也特意提到了5位年輕創客。創業創新已被認為是中國新常態經濟兩大引擎,創客便是譜寫創新篇章最活躍的一群人。
任性
今年兩會上“任性”登上政府工作報告。常言道,有錢就可以任性,但是有權不可以任性。“任性”事關責任,可不能輕易放縱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