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畜牧水產局(410006) 李書庚
情灑鄉村動物防疫
湖南省畜牧水產局(410006) 李書庚

在益陽市南縣烏嘴鄉,只要一提到蘇曉峰,沒有養殖戶不稱贊的,大家都說他好,技術好,為人更好。
46歲的蘇曉峰,1989年1月參加工作,26年來,他一直在烏嘴鄉從事動物防疫、養殖技術推廣工作,先后救治牲畜萬余頭、家禽近10萬羽,治愈率在90%以上;免疫生豬35萬頭次,家禽數百萬羽次,牛羊2.5萬頭次。
這些年,鄉里很多老百姓想搞養殖,但一沒資金、二不懂技術、三不會管理,蘇曉峰與妻子商量,每年拿出少量的資金幫扶困難群眾,并全程提供防疫服務。10多年來,蘇曉峰每年拿出價值5000元的飼料無償送給10戶最困難的群眾,讓每家養上1頭過年豬。
搞養殖,疫病是最大的心頭之患。群眾一旦有損失,蘇曉峰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2011年,窯嘴村養牛大戶楊西軍家的3頭牛患出血性敗血癥,體溫高達42℃,病牛腹痛、下痢,糞便中混有黏液,嘴鼻嗑血,尿中帶血。若不立即控制,疫病會很快擴散到全群。為此,蘇曉峰連續7天吃住在牛場,搞好基礎免疫,觀察、施藥,調整消毒、治療方案,硬是將牛治好才離開。
為方便農戶,蘇曉峰制作了便民聯系卡,每張卡片記錄一戶養殖場情況,而養殖戶手中也有一張便民聯系卡,上面印有他的電話號碼和防疫飼養管理知識等。“電話里頭講不清,我一會兒就過來。”這是蘇曉峰在與養殖戶通話過程中必說的一句口頭禪。2012年農歷臘月廿八,天下大雪。不巧,曾建安家里幾只才出生2天的牛犢腹瀉。要不要打個電話問問小蘇用什么藥治,他猶豫不決。因為他知道,只要曉峰知道了必定趕來,在這個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除夕夜團年飯的節骨眼上,天還飄著鵝毛大雪,零下幾度的氣溫,況且他家離牛場近15公里,要是人家過來還真是太難為情。但看著牛犢拉稀已經四腳發軟,他最終鼓起勇氣撥了電話。“電話里講不清,我一會兒就過來。”不到1個小時,蘇曉峰帶著藥騎著摩托車來到牛場。配藥、注射、墊料防寒,忙活了好一陣子,解決問題才離開。在蘇曉峰的幫助支持下,曾建安通過自繁自養,不到5年時間就賺了5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