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王亞州
(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福建 寧德 355200)
2013年5月,某核電站發現一回路熱功率異常。經現場檢查,發現蒸汽轉換器系統(STR)調節閥氣動頭彈簧筒焊縫失效,氣動頭筒體和下隔膜盒連接的焊縫已基本斷開。
STR系統的功能是產生低壓輔助蒸汽,并通過輔助蒸汽分配系統(SVA)供給核島和常規島的各個場所使用,是百萬、千萬級核電站熱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失效閥門為STR系統蒸汽入口的降壓調節閥,同時受到STR系統蒸汽入口壓力和輔助蒸汽出口壓力的控制。其焊縫開裂不僅會導致主控室和現場無法實現對該閥門的操作,同時當閥門全開時還會導致下游壓力快速上升,超過安全閥保護的動作定值,使安全閥動作,進而造成機組負荷波動。因此,需對機組的控制狀態進行干預。該調節閥氣動頭彈簧筒焊縫失效問題已引起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為此該核電站針對出現的調節閥氣動頭彈簧筒焊縫開裂事件,進行了深入的性能試驗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和建議。
為分析閥門焊縫開裂的原因,需對失效試樣進行加工和分解。根據氣動頭損壞的特點,選取未完全斷裂的部分作重點分析,將其開裂焊縫部分切割成一個整塊試樣,并對整塊試樣進行切割和試驗。具體步驟如下。
(1) 采用線切割方式,從氣動頭上氣蓋和下氣蓋截取3塊試樣,如圖1所示。其中,切取1號和2號試樣時連接斷口,切取3號試樣時則連接未斷裂焊縫。
(2) 對試樣進行打磨、拋光與腐蝕后,再對其進行金相觀察、斷口能譜分析、硬度測量以及成分分析。

圖1 取樣位置
對取樣母材的化學成分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根據表1可知,上、下氣蓋金屬成分中S,P等雜質元素含量較低,表明材料純凈度較高;化學成分滿足GB/T700—2006《碳素結構鋼》中對Q235B鋼成分的規定。由此可初步判斷上、下氣蓋為Q235B鋼材料。
由于焊縫尺寸較小,不宜采用光譜法測試其成分,故選用一體化能譜分析系統對焊縫成分進行能譜分析。由測試結果可知,焊縫成分主要為Si-Mn-Fe。

表1 母材化學成分測試結果 %
采用4 %硝酸酒精溶液作為侵蝕劑,對取樣試樣的焊縫、粗晶區、母材進行金相組織檢驗,各位置典型的金相組織照片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3個試樣的焊縫與粗晶區為貝氏體組織,母材均為鐵素體+珠光體組織。對取樣試樣進行金相組織檢驗未發現明顯異常,未見裂紋、氣孔和夾渣等缺陷。

圖2 試樣典型金相組織
采用HVS-50Z型自動轉塔數顯維氏硬度計,對取樣試樣的母材、焊縫與熱影響區進行硬度測試,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母材硬度為162~168 HV30,符合標準要求;焊縫硬度為206 HV 30,高于母材硬度的幅值,且滿足DL/T 1118—2009《核電廠常規島焊接技術規程》中規定的焊縫硬度不超過母材硬度值加100的要求,所以母材硬度與焊縫硬度相匹配。

表2 顯微硬度測量結果 HV30
3.4.1 焊縫的宏觀形貌
對已經更換下來的氣動頭彈簧筒的開裂焊縫形態進行宏觀目視檢查。通過檢查焊縫金屬斷裂形態,判定焊縫焊接方式為手工電弧焊(SMAW),單層單道。檢查結果表明,失效焊縫焊接成型較差,焊縫高度不均勻,斷裂焊縫外觀形貌如圖3所示。

圖3 斷裂焊縫外觀形貌
3.4.2 焊縫的微觀形貌
對失效焊縫取樣進行微觀形貌分析,由圖4(a)可知,大部分焊縫金屬雖已受到焊接熱影響,但并未完全熔合,焊縫存在較大的未熔合區。在試樣的焊縫中觀察到1條裂紋,裂紋從母材熱影響區沿穿晶向焊縫內部擴展,如圖4(b),(c)所示。沿焊縫裂紋將3號試樣斷口打開,對斷口組織進行掃描電鏡觀察,其斷口形貌如圖4(d)所示,未完全裂開的焊縫斷口形貌中有大量的韌窩存在,該部分焊縫為韌性開裂,由此可以判斷焊縫具有較好的韌性。

圖4 3號試樣裂紋和斷口形貌
對氣動頭彈簧筒失效焊縫形態進行目視檢查與測量。斷裂焊縫結構如圖5所示,焊縫尺寸為:支撐管連接高度h為10~11 mm,彈簧筒壁厚t1為4~5 mm,氣動頭壁厚t2為4~5 mm,角焊縫焊腳高度hf為3~4 mm。

圖5 斷裂焊縫結構
采用體視顯微鏡分別對3個試樣進行觀察,并對其焊腳尺寸進行測量,得出最小焊腳尺寸約為767 μm,焊腳尺寸不均勻,焊縫存在嚴重的未熔合缺陷。
根據DL/T1118—2009《核電廠常規島焊接技術規程》和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等標準要求,角焊縫焊腳高度hf應不小于較薄側工件厚度t,或不小于薄側工件厚度t+(2~3),即hf≥t或hf≥t+(2~3)。因此,氣動頭角焊縫焊腳高度應不小于4 mm,并且根據制造廠文件要求焊腳高度應不小于5 mm。而實際焊腳高度最小僅為0.7 mm,不滿足標準要求。根據焊縫斷口形貌分析,該焊縫韌性較好,但由于尺寸小、焊縫承受的應力較大,造成角焊縫強度不足而導致開裂。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可能造成閥門焊縫失效的原因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角焊縫焊接質量不佳、角焊縫焊接成型較差、焊腳高度不均勻,出現了焊縫未熔合及未焊透等焊接質量缺陷,導致焊腳高度不能滿足相關標準及設計值要求;在閥門運行期間,氣動頭焊縫局部所受的應力超出了焊縫材料的強度極限,逐漸發生斷裂,進而導致閥門氣動頭控制失效。
(1) 上下氣蓋及焊縫的化學成分及組織未見異常,焊縫的性能與母材相匹配,表明了其母材、焊材選用及焊接工藝均合適,滿足了相關標準及設計的要求。
(2) 在制造過程中,焊縫存在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焊接質量缺陷,造成焊腳實際高度不足及焊縫焊腳高度不均勻,導致在閥門正常運行工況下,氣動頭焊縫局部所受的應力超出焊縫材料的強度極限,從而發生斷裂。
(3) 建議將該焊縫設計改為實施2層3道焊,或同時在背面增加1層焊道,以避免焊接過程出現焊縫未熔合等嚴重焊接缺陷。

表3 閥門焊縫失效原因分析與討論
1 趙建倉,成 鵬,孫志強,等.大亞灣核電站疏水隔離閥密封焊開裂原因分析[A].見:李國剛.環境監測技術新進展:慶祝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成立30周年論文集[C].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603-606.
2 孫 琳,李 振.CPR1000核電蒸汽轉換器系統(STR)設計特點[J].科技信息,2010,28(33):778-779.
3 邊美華,石順梅.高過進口聯箱接管焊接接頭開裂原因分析[J].廣西電力,2012,35(4):70-73.
4 陳忠兵,趙彥芬,趙建倉,等.厚壁12Cr1MoVG鋼焊接接頭裂紋分析及其控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32(35):138-141.
5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站CPR1000簡介[J].現代電力,2006,23(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