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有國
吃掉抑郁
◎ 王有國

薛老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但前年我去看望他時,他的冷漠讓人很失望:多年的莫逆之交,見面說了不過三句話就回臥室了。多虧他的老伴杜嫂給我解了圍:“老薛得了抑郁癥,都把我愁壞了。”
“你們應該到美國的孩子那兒去散散心,對他有好處。”我說。
眼見沒有其他法子,杜嫂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臨走時,我給薛老留下了如何調節飲食、進行食療的一些方子,還提醒他吃抗抑郁藥。
一年半后,我真在美國的亞特蘭大遇上了薛老夫婦!
我小聲問杜嫂:“老薛的抑郁癥全好了?”
可老薛聽到了,說:“這抑郁癥是叫我‘吃’掉了!”
見我一頭霧水,他和老伴便說出了原委。
“你那個方里說,如果沒有冠心病,可多喝牛奶、多吃雞蛋。”杜嫂說,“我領他去做了檢查,沒冠心病,膽固醇還有些低吶!在國內,他可舍不得喝奶。”
他的女兒說:“美國的牛奶、雞蛋都很便宜,我爸可揀著了。一天2~3杯奶,2~3個雞蛋,才幾毛錢。”
研究表明,血清膽固醇低于正常值者,出現抑郁癥狀的危險性會相對增高。每日1~2杯牛奶,配以1~2個雞蛋,便可達到提高血清膽固醇的目的,也可降低抑郁癥的發病率。臨睡前喝1杯熱牛奶,還有催眠的效果。
老薛的女兒說:“我爸來這里后,吃的東西可廣泛了:粗糧、細糧、雜糧都吃,還特愛吃全麥面包,蔬菜、水果也吃得不少。”
多吃蔬菜、水果、蕎麥、麥麩制品、巧克力及糖類等,可以調節焦慮及壓抑心情。含有膽堿的食物(如大豆、雞蛋、大米、面粉)以及富含煙酸的食物(如花生、面包、蕃茄等)有利于緩解焦慮不安的情緒。如果再多吃些含鈣、磷豐富的食物(如豆制品、雞蛋、花生、小米等),心情就會更好。
杜嫂還說:“在國內你讓他多吃香蕉,他舍不得。到了美國,他可得著便宜了,那是水果中最便宜的,他一天能吃3~5只。”
營養生理學家們認為,如果人體內缺少5-羥色胺,則容易讓人產生狂躁和憂郁情緒。而在日常食用的水果中,香蕉所含的5-羥色胺就比較高。
易產生消極情緒的人,一般會比較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E,從而削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與對壓力的負荷能力,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的減弱。多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A原和維生素E的食物,如咸鴨蛋、醬牛肉、胡蘿卜、豆腐,或補充維生素片劑、膠囊等對這些人是很有利的。
老薛的女兒說:“我爸受了美國人的影響,現在經常吃維生素呢!”
我告訴他們,美國的維生素制劑里,營養成分含量相當高,一粒維生素C、E含多達500毫克的營養元素,千萬不要矯枉過正。
看來,老薛說他“吃掉”了抑郁癥,還真有一定的道理,大家可以琢磨琢磨。
(摘自《家庭醫藥》2015年第2期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