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妖
互聯網思維做生意
◎土妖
近日我和表弟做了一次深聊,不妨還原一下一個初中生眼里的生意經是怎樣契合互聯網思維的。
先介紹一下背景,這個表弟現在在江蘇省泰州市某農貿市場開了一家小餐館,餐館面積50多平米,年收入120萬左右。
表弟說他所在的農貿市場類似的小餐館有十幾家,每一家的菜品都在50種以上,而他家只有25種。為什么只做25種菜?
原因如下:一是這25種菜基本覆蓋了周邊消費者80%的點菜種類,把菜品縮小不僅方便采購,還能因為量大獲得額外的優惠;二是對于廚師來說,總是炒這25種菜自然能熟能生巧,不僅炒出來的味道更好,上菜的速度也更快;三是這25種菜檔次劃一,讓每一位進店的人沒有壓力。
“規模采購”讓表弟的店每道菜都比周邊的店便宜一兩元錢,因此生意遠遠好于周邊的店。
“我不僅給他們便宜可口的飯菜和免費的食品,更重要的是給足面子。”除了熱情嘴甜、眼疾手快之外,表弟還有兩大法寶。
一種情況是過了飯點的時候發煙。表弟的口袋里通常會裝3種煙,即5元左右的白沙、10元左右的紅雙喜和15元左右的利群。表弟只要瞄一眼,就能判斷該給眼前的人哪個檔次的煙,動作極為自然。
另一種情況是每當有熟人請客吃飯,表弟要么送上兩瓶啤酒,要么送一碟涼菜或一份炒菜。花的錢不多,但給了做東的顧客足夠的面子。這些請客者以后每回請客,表弟的店都成為重要的選擇。
表弟的店有外賣送餐服務。為了提升送餐的速度,表弟按照顧客消費的頻率和金額,把顧客按照1到N的方式進行了編號,每一個編號對應著這個顧客的姓名、電話和常用的送餐地址。與此同時菜品也進行了1到25的編號,米飯則默認一個菜一碗飯。“這樣不僅能減少溝通中的差錯,而且能提升送餐的速度。”表弟解釋道。
微信是表弟店里叫餐的主要工具。顧客只要在群里說“16號,訂餐3和9”,表弟就知道送給誰,送到哪里以及要的是3號菜西紅柿炒蛋和9號菜木須肉。
我問:“為什么要把這些陌生的人加在一個群里?”表弟告訴我:“吃飯會跟風,一個人點了,好多人就會跟著點。”
表弟的餐館旁有兩個小區和一個幼兒園。幼兒園一般下午4點放學,但家長5點才下班,這中間一個多小時的斷檔成為不少家長的煩惱。表弟在餐館二樓辟出一塊地方,布置得像“翻斗樂”似的,可以讓小朋友在里面玩,只要時不時看一眼就行。
“這些小孩都白看么,收不收費?”
“不收費。很多家長接孩子時就順便把晚飯吃了或直接打包。有的即使不想在外面吃飯,但時間久了,都多多少少會消費一點。”
表弟透露,在當地像他那樣的小店年利潤超過100萬的稱得上鳳毛麟角。本來在此次交流前,我想看能不能通過網絡幫表弟宣傳一下,想不到他先給我上了一課。
(摘自《知音》2015年8月 圖/全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