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紅
隨著英語課堂改革的深入,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今社會的需要。因為英語的學習是為交流而準備的,于是口語表達便成為交流的主要手段。所以自我從教以來,隨著課堂實際英語教學的需要,創設了運用交際的社會情境,來鍛煉學生聽、說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也就越來越重要了。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但在教師課堂實際英語教學中卻存在著三種情況:1.對口語表達輕視,過多地重視書面測試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口語表達的訓練。2.口語練習較少,學生在正式場合就會變得吞吞吐吐,言不達意。3.教學手段陳舊,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針對這三種情況,我在課堂英語教學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利用業余時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多創設實際情境進行對話練習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我們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作為教師應該首先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活潑開放的課堂氛圍,為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和鼓勵學生勇于開口對話打下基礎。
無論是在課上課下,作為教師都應該成為學生的導演和設計師。所以情境對話中場景的設計更應該具有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要面向每個學生,并發揮其特長,要鼓勵每個學生大膽張口說話。師生間和學生間的口語對話,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應該自然展開。
二、利用游戲漫畫、校園文化等欄目,促進小學英語口語化訓練
游戲永遠是小學生的最愛,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漫畫又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我們在教學中順應學生的天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并且把單調枯燥的死記硬背變得生動有趣,減少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校園文化、編制故事、打招呼促進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得到了各年級英語教師的大力倡導,于是在校園里、在每一個情景對話的編劇中,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會有適合他表演的情境和機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英語情境教學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它在一定程度上使英語課堂充滿說話聲,讓校園英語變得異彩紛呈,調動起每個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并且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難能可貴之處。
參考文獻:
楊俊峰.對話式教學在英語教學的運用[J].大觀周刊,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