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伶
(太原市第八人民醫院護理部 山西 太原 030012)
為探討外科病房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應用效果,我院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及人性化管理兩種方式對接收接收的70例外科病房住院患者進行護理管理,且效果顯著,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間接收的70例外科病房住院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以患者住院時間單雙數為依據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齡最小20 歲,最大70 歲,平均年齡(74.2 ±1.3)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最小22 歲,最大68 歲,平均年齡(71.9 ±2.8)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較大差異(p >0.05),可進行比較。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方式進行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則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其具體管理方式如下。
1)病房人性化管理。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病房環境管理的重視,積極主動的改善病房環境,定時對病房進行通風,并且應合理控制病房內的溫度及濕度;同時還可以患者喜好為依據適當擺放患者喜歡的物品等;以提高病房的舒適度,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從而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確保各項治療及護理措施順利進行。
2)加強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比如其文化程度、病情等,并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針,可通過一對一教育、專題講座、發放健康知識手冊等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方式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
3)實行彈性排班制。由于普外科患者較多,護理人員工作任務繁重且工作壓力大。因此,必須要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工作時間,落實彈性排班制度,保證護理人員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安排護理人員值班時間時通常將應護士長排在首位,然后根據護理人員自身意愿等情況合理的進行排班,排班中盡量滿足護理人員的個人需求。同時還應盡可能將高年資護理人員和新護士搭配,將性格穩重和急躁的護理人員進行搭配,以盡可能減少護理風險。
4)加強護理人員培訓。科室應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科知識講座,并組織護理人員討論危重及疑難病例,同時護士長應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能考核,并且應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以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及責任意識。此外,科室還應定期選派優秀護理人員到上級單位進修,以調動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確保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能,提高護理質量。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綜合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護患溝通滿意度、護理服務滿意度及護理技術滿意度)、護理糾紛發生率及投訴率。
本組70例外科病房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用形式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展開X2檢驗,計量資料展開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整體護理、護理記錄書寫及急救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均有較大差異(P <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綜合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患溝通滿意度、護理服務滿意度及護理技術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35例患者中共發生1 件護理糾紛,占2.9%,2例患者投訴,其投訴率為5.7%,對照組35例患者中共發生3 件護理糾紛,占8.6%,6例患者投訴,其投訴率為17.1%,觀察組患者投訴率及護理糾紛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
普外科是醫療機構的重要科室之一,該科患者多數為需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而患者因環境較為陌生,且需進行多項檢查,加之患者缺乏對疾病的了解及對術后疼痛的恐懼等,因而極易導致患者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1]。而這些不良情緒則極易對治療效果及患者預后造成影響[2]。因而,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管理,確保各項治療順利進行,提高治療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護理管理模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逐漸由傳統的生物模式向生理- 心理- 社會模式轉變[3]。人性化管理模式也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該管理模式主要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行各項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4]。對于患者而言,該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充分體諒患者,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的一種護理管理模式[5]。將該管理模式應用于外科病房的管理中,不僅可取得患者的信任,而且還可實現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有助于充分的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對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及護理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綜合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患者的護患溝通、護理服務及護理技術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觀察組患者醫療糾紛發生率及投訴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這就表明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對外科病房患者進行護理管理可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并可減少護理糾紛及護理投訴事件發生,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應推廣應用。
[1] 胡禮華.護理主管負責制在骨外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3):5254 -5255.
[2] 張秀芳,吳丹.開展康乃馨護理服務崗在普外科病房的實施及效果[J].當代護士:專科版(下旬刊),2014,(10):170 -172.
[3] 余潔明,邢剛,黃沛珍.PDCA 在提升泌尿外科病房護理服務滿意度中的效果評價[J].吉林醫學,2014,35(13):2910 -2911.
[4] 趙莉,李軍.肛腸外科病房開展預見性護理對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0):25 -26.
[5] 彭金麗.臨床藥師借助靜脈配置中心平臺對醫院外科病房開展藥學服務的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2):21 -23.
[6] 李潔,岳艷芳,張賢賢.神經外科病房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因素與必要防范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7):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