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蒙

以沙特為首的聯軍空襲也門
2015年1月,胡塞武裝攻占也門首都薩那,總統哈迪遭到軟禁。之后,胡塞武裝一路南下,攻占多地。3月26日,沙特主導的多國聯軍對也門國內的胡塞武裝展開空襲:凌晨3點,沙特空軍戰機飛抵也門首都薩那上空,沙特國防大臣親自坐陣,開啟了代號為“決戰風暴”軍事行動的第一輪打擊。盡管聯合國沒有進行授權,沙特領導的聯軍在也門上空設置了禁飛區,并空襲了首都薩那中心的共和國宮和北部的薩納國際機場。有消息稱,當時在薩那國際機場停放著胡塞武裝組織的36架戰斗機,其中4架在空襲中被完全摧毀。但數十名也門平民也因此受傷。
也門“腰刀”出鞘
當地時間3月26日晚上10點左右,聯軍戰機發動了第二輪空襲,位于薩那南部的一處武裝軍營被摧毀。3月27日,據也門衛生部門公布數據,空襲已導致39名平民死亡。此次軍事行動,還有多個海灣國家的協同參與。除了主導國沙特派出了100架戰機和15萬地面部隊嚴陣以待,阿聯酋派出30架戰機,科威特和巴林各出動15架戰機,卡塔爾出動10架戰機,約旦出動6架戰機,連摩洛哥和蘇丹也加入到軍事行動中來,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國做好了參戰準備。 這也是自去年11月海灣合作委員會成立聯合司令部以來的首次聯手軍事打擊,令胡塞武裝措手不及。3月26日,胡塞武裝領導人宣稱,外國空襲等同于對也門發動侵略,已經發射防空導彈進行防守反擊。
在這條長達1800公里的邊境線兩側,一邊是阿拉伯世界的強國沙特,另一邊是阿拉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也門。值得一提的是,恐怖大亨本·拉丹的祖籍就在也門。20世紀80年代,拉丹還在也門和沙特招募了大批戰斗人員,赴阿富汗參加戰爭。這條邊境線覆蓋了阿拉伯世界最荒涼的地區,也門的武裝分子、毒販、軍火商常常伺機而動,經由這里進入沙特。薩達省,也門胡塞武裝的大本營,跨過邊境就是沙特。
自從2004年胡塞武裝與也門政府軍交戰以來,沙特一直力挺也門政府,甚至派出戰機轟炸胡塞叛軍。而此次,沙特聯合海灣國家再度出手,在卡內基國際研究院看來,不排除是沙特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夸大了安全威脅。軍事取勝并非沙特的目的,沙特想通過空襲來贏得籌碼,這樣將來在權力分配的談判中可占據優勢。
堅比亞,著名的也門腰刀。從薩巴王朝開始,尚武的也門男子就喜歡隨身佩戴這樣一把腰刀。而胡塞武裝正是此次攪動也門局勢的一把利刃,狠狠地插入到和平談判的談判桌里。
2015年1月22日,遭胡塞武裝軟禁的也門總統哈迪突然遞交辭呈,辭去總統職務,但遭到也門議會的否決。隨后,胡塞武裝解散了也門議會,并宣布成立總統委員會和全國過渡委員會,意圖取代總統和議會,治理國家。但聯合國卻對此不予承認。胡塞武裝是一支擁有10萬人之眾的也門什葉派組織,屬什葉派分支栽德派。1992年,栽德派的“也門之狐”薩利赫總統,為了對抗遜尼派勢力,開始聯合栽德派領導人侯賽因·胡塞,而胡塞領導的青年信仰者組織就此開始發跡。但隨著勢力不斷壯大,胡塞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激進,甚至提出效仿伊朗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這樣的政治主張與溫和派總統薩利赫漸行漸遠。
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后,胡塞已將薩利赫視為美國的代言人,他發起暴動,結果被也門政府軍擊斃。此后,他領導的青年信仰者組織更名為“胡塞武裝”,繼續反抗也門政府。2010年,胡塞武裝曾與也門政府簽訂停火協議,一度結束了長達6年的對抗。但是2013年,也門政府推出新憲法,削弱了胡塞武裝對其大本營薩達的控制。2014年7月,也門政府削減燃油補貼,引發民眾抗議。胡塞武裝乘機卷土重來,并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加入。
作為阿拉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也門有超過5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飲用水是日常最為緊缺的資源之一。一些區域由于過度開發地下水,現在一個月僅能供水一次,因此大型的儲水桶在也門隨處可見。而民眾則認為,孩子們不應該去用獨輪車推著儲水罐來來去去,而應該去接受教育。人們渴望變革,但是胡塞武裝能帶來什么,卻無人知曉。
下一步:大亂戰?
2月21日,也門總統哈迪成功地逃離了軟禁,抵達南部的亞丁后,立即收回辭呈,并宣布自己將繼續履行總統職責。一個月后,300名胡塞武裝分子趁亂占據了也門第三大城市塔伊茲的軍用機場。胡塞武裝開始經由空路和陸路向南部推進。在塔伊茲集結完畢后,胡塞武裝逼近哈迪所在的亞丁,在亞丁郊區與支持總統的部落武裝發生交火,亞丁國際機場因此被迫關閉。而臨時總統官邸也遭到不明戰機的三枚導彈空襲,雖然導彈都被防空系統攔截,但總統官邸附近還是冒起了濃煙。緊接著,胡塞武裝放出話來,確認哈迪已逃離也門,并對哈迪開出了10萬美元的懸賞獎金。幾天后,沙特發布消息,哈迪已平安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

胡塞武裝
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巴林、約旦,這些支援也門政府的國家有一個共同點:遜尼派國家。在CNN看來,打擊胡塞武裝固然重要,但沙特領導的聯軍目標并不僅僅在此,他們看到的是背后的那個對手——伊朗。
3月25日,也門首都薩那正在舉行一場集體葬禮。五天前,自稱遜尼派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也門薩那的巴德爾清真寺和哈沙胡什清真寺制造了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140多人死亡。而這兩座清真寺都是什葉派胡塞武裝的據點。緊接著,3月26日,伊朗外長扎里夫警告遜尼派國家稱,軍事干預也門猶如玩火。
而CNN認為,沙特真正害怕的是也門被什葉派胡塞武裝控制,因為這樣會讓中東地區少了一個遜尼派國家,多了一個什葉派國家。長期以來,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與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國家一直在爭奪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沙特甚至一度默許遜尼派的“基地”組織在也門活動,以牽制什葉派力量。然而近期,“伊斯蘭國”(IS)異軍突起,打破了力量平衡,胡塞武裝也趁機發展壯大。在沙特看來,胡塞武裝就是伊朗在也門的代理人,如果胡塞武裝在也門取得政權,也門就會變成第二個伊拉克,沙特則會陷入南北夾擊的困境。
一年之前,當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也門稱之為“反恐典范”的時候,恐怕并沒有料到這個國家會一步步滑向內戰。盡管也門石油產量對全球影響不大,貢獻率不足0.2%,但瀕臨紅海出海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令其戰略價值倍增。因此也門之亂不得不治,但依然得以政治進程解決為上策。否則,阿拉伯世界的大亂戰,很可能就此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