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程
(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建筑系,遼寧 丹東118008)
為了提高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針對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進行歸納,并根據施工經驗及質量驗收標準進行施工質量問題的分析和總結。下面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類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議:
(1)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鋼筋保護層的墊塊受到外力作用產生位移,或墊塊間距過大或漏放,使鋼筋與模板產生接觸。
(2)混凝土構件尺寸小,配筋過于密集,骨料卡在鋼筋之間,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四周,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現象,靠近模板的位置缺少砂漿或模板接合不嚴產生漏漿。
(4)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振動棒撞擊到鋼筋,使鋼筋產生位移,造成露筋。
(5)在施工過程中,布筋時踩踏鋼筋;拆除模板過早,導致混凝土構件棱角破壞。
(1)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確保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和鋼筋的位置無誤并嚴格檢查。
(2)選用適當的骨料粒徑,并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正確。
(3)澆筑混凝土前將模板充分潤濕,并填堵好模板之間的縫隙。
(4)在混凝土振搗時不可撞擊鋼筋,鋼筋間距過于密集處,可用振搗棒振搗。
(5)施工時,避免對鋼筋進行踩踏;不可過早拆除模板,避免暴力拆卸,破壞構件棱角。
(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加水量不準確或砂漿過少、石子過多。
(2)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沒有攪拌均勻,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受影響,振搗不夠密實。
(3)下料不合理,造成離析現象。
(4)模板接縫處不嚴實,造成漏漿。
(5)配筋分布過于密集,石子粒徑過大或塌落度過小。
(1)在配料時,嚴格按照混凝土配料單配料,拌合時要均勻,塌落度適當。
(2)在混凝土澆筑時,下料高度超過兩米要設置串桶或溜槽;澆筑時分層下料和振搗。
(3)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檢查模板防止產生漏漿。
(1)模板表面不平整,在周轉使用時拆模時表面被破壞。
(2)模板在使用時沒有充分的潤濕,使混凝土澆筑后,構件表面失水量過大。
(3)澆筑混凝土前,模板表面隔離劑涂刷不到位,或因局部模板接縫不嚴漏漿,導致隔離劑失效。
(4)振搗不到位,致使混凝土中有氣泡沒有排除,最終導致氣泡停留在構件表面。
(1)澆筑混凝土前要清理模板的表面,保證模板表面光潔。
(2)在模板安裝過程中,必須保證模板之間的接縫密實,并將模板充分潤濕。
(3)使用比較長效的隔離劑,在隔離劑涂刷的過程中,保證涂刷均勻。
(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充分振搗混凝土,使混凝土中的氣泡充分排除。
(1)在配筋比較致密的位置,混凝土骨料粒徑過大被卡住,導致下料不到位,并且振搗不及時就又在上層澆筑混凝土。
(2)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砂漿產生嚴重分離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混凝土一次性下料過多、過厚,導致振搗器無法振搗到位,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導致進入雜物(木塊、泥塊等)。
(5)在冬季施工時,沒有合理的進行防凍處理,導致混凝土受凍。
(1)在澆筑鋼筋比較密集的部位時,用高一標號的細石混凝土來進行澆筑,并認真進行分層振搗密實。
(2)預留孔洞,兩側同時進行下料,嚴防漏振。
(3)施工操作時謹慎細致,防止模板內進去雜物。
(1)澆筑混凝土前,模板沒有充分潤濕;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養護不到位,使構件表面脫水過快,強度變低;當模板產生裂痕時,模板吸水膨脹將邊角拉裂,拆模時棱角被粘掉。
(2)拆模時,模板受外力作用過大,棱角被碰掉。
(3)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到位。
(1)在澆筑混凝土前使模板充分潤濕,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認真澆水養護。
(2)拆除模板的過程中,避免暴力拆卸,防止用力過當。
(3)模板運輸過程中,防止撞擊模板;注意保護模板陽角,以免碰撞。
(1)模板質量不過關,剛度和強度達不到標準。
(2)澆筑混凝土時,沒有進行分層下料,澆筑強度過大,模板的支撐不牢固,導致混凝土在早期養護時發生不均勻下沉。
(3)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沒有進行抹子找平壓光,致使表面粗糙不平整。
(4)在混凝土沒有達到強度要求時,上人操作或運輸材料,致使表面被破壞。
(1)嚴格按照施工質量要求操作,澆筑混凝土后,利用水平控制線拉線用抹子找平、壓實,終凝后澆水養護。
(2)嚴格檢查模板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注意模板支撐的穩固,使支撐有足夠的支撐面。
(3)混凝土澆筑后,當強度達到1.2N/mm以上時,方可在已澆筑的混凝土的上方進行施工。
(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當,施工時隨意加水,使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2)水泥質量不達標或受潮,砂、石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用量不準確。
(3)混凝土攪拌、澆筑、振搗和養護等方面因素控制不當而造成混凝土的強度不夠。
(4)在冬季施工時,混凝土早期受凍或拆模過早。
(1)水泥使用前,嚴格檢查出廠合格證、檢測、復試報告。
(2)正確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攪拌、澆筑、振搗及養護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施工。
(4)冬季施工時,注意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
(1)混凝土在凝結前,表面失水過多,產生塑性收縮裂縫。
(2)混凝土在養護一段時間后,由于水泥漿中的水分蒸發會產生干縮裂縫。
(3)水泥發生化學反應,體積會產生一定的收縮,使混凝土產生收縮縫。
(1)在混凝土初凝前認真抹面;如果混凝土表面積過大,要加強二次抹面或多次抹面。
(2)加強混凝土早期的養護,嚴格控制澆水時間,并做好混凝土養護措施,這樣基本可以消除干縮裂縫。
(3)按設計要求預留施工縫、后澆帶,防止大面積澆筑混凝土時產生收縮縫。
通過以上的歸納總結,對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產生的部分原因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可以得出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的多樣性的結論。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不能僅僅從單一的方面著手,應該全面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從原材料篩選、施工方法、施工過程工藝控制等方面,都要嚴格的按照施工規范和質量驗收標準執行,對每一道工序都要進行嚴格的檢查。終上所述我認為要想提高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還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提高工人的操作熟練度,這樣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問題必然會減少。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GB50164-201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