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鐵嶺市公路管理處公路管理段,遼寧 鐵嶺112000)
公路工程項目進度管理是以現代科學管理原理作為其理論基礎的,主要有動態控制原理、系統控制原理、信息反饋原理、彈性原理、封閉循環原理、網絡計劃技術原理。這些都是公路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的原理。了解了這些原理下面介紹一下怎樣進行具體的控制。
第一步是進行進度計劃的提交,它包括總體性進度計劃和階段性進度計劃。在中標通知書發出后合同規定的時間內,承包人應向監理工程師書面提交以下文件:一份詳細和格式符合要求的工程總體進度計劃及必要的各項關鍵工程的進度計劃;一份有關全部支付的現金流動估算;一份有關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總說明(即通過施工組織設計提出)這是總體性進度計劃。那階段性進度計劃就是在將要開工以前或在開工以合理的時間內,承包人應向監理工程師提交以下文件:年、月(季)度進度計劃及現金流動估算和分項(或分部)工程的進度計劃。
第二步進度計劃的審查要點:施工單位編制完進度計劃以后,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進度計劃進行審查。
(1)工期和時間安排的合理性:它包括施工總工期的安排應符合合同工期;各施工階段或單位蕘(包括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和時間安排與材料和設備的進場計劃相協調;易受冰凍、低溫、炎熱、雨季等氣候影響的工程應安排在適宜的時間,并應采取有效的預防和保護措施;對動員、清場、假日及天氣影響的時間,應充分考慮并留有余地。
(2)施工準備的可靠性:所需主要材料和設備的運送日期已有保證;主要骨干人員及施工隊伍的進場工期已經落實;施工測量、材料檢查及標準試驗的工作已經安排;駐地建設、進場道路及供電、供水等已經解決或已有可靠的解決方案。
(3)計劃目標與施工能力的適應性:各階段或單位工程計劃完成的工程量及投資額應與設備和人力實際狀況相適應;各項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應與施工經驗和技術水平相適應;關鍵線路上的施工力量安排應與非關鍵線路上的施工力量安排相適應。
1)公路工程項目進度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工作量的完成情況;工作時間的執行情況;資源使用及進度互配情況;上次檢查提出問題的處理情況。
2)進度計劃檢查的方式:項目部定期地收集由承包單位提交的有關進度報表資料;由駐地監理人員現場跟蹤檢查公路工程的實際進展情況;上次檢查提出問題的處理情況。
3)進度計劃檢查的方法:(1)橫道圖比較法。橫道圖比較法是指將在項目實施中檢查實際進度收集的信息,經整理后直接用橫道線并列標于原計劃的橫道線處,進行直觀比較的方法。(2)“S”形曲線比較法。“S”形曲線比較法與橫道圖比較法不同,它不是在編制的橫道圖進度計劃上進行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比較。它是以橫坐標表示進度時間,以縱坐標表示累計完成任務量,而繪制出一條按計劃時間累計完成任務理的“S”形曲線,將施工項目的各檢查時間實際完成的任務量與“S”形曲線進行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相比較的一種方法。(3)“香蕉”曲線比較法。“香蕉”曲線是由兩條以同一開始時間、同一結束時間的“S”形曲線組合而成的。其中,一條“S”形曲線是工作按最早開始時間安排進度所繪制的“S”形曲線,簡稱ES曲線;而另一條“S”形曲線是工作按最遲開始時間安排進度所繪制的“S”形曲線,簡稱LS曲線。除了項目的開始和結束點外,ES曲線在LS曲線的上方,同一時刻兩條曲線所對應完成的工作量是不同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理想的狀況是任一時刻的實際進度在這兩條曲線所包區域內的曲線R。(4)前鋒線比較法。前鋒線比較法是通過繪制某檢查時刻工程項目實際進度前鋒線,進行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比較的方法,它主要適用于時標網絡計劃。所謂前鋒線是指在原時標網絡計劃上,從檢查時刻的時標點出發,用點劃線依此將各項工作實際進展位置點連接而成的折線。前鋒線比較法就是通過實際進度前鋒線與原進度計劃中各工作箭線交點的位置來判斷工作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進而判定該偏差對后續工作及總工期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
通過檢查,能反映出目前工作的進展情況,工作是否正常、延誤或提前,是否對整個工期有影響。如果有工作延誤或可能會造成延期,則需關注或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當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實際進度影響到后續工作時,總工期需要對進度計劃進行調整時,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2.2.1 改變某些工作時間的邏輯關系
當工程項目實施中產生的進度偏差影響到總工期,且有關工作的邏輯關系允許改變進,可以改變關鍵線路和超過計劃工期的非關鍵線路上的有關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即當關鍵線路的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拖后時,應在尚未完成的關鍵工作中,選擇資源強度小或費用低的工作縮短其持續時間,并重新計算未完成部分的時間參數,將其作為一個新計劃實施,達到縮短工期的目的。但要注意壓縮過程中關鍵線路會隨著壓縮關鍵工作而改變或增加條數。
2.2.2 縮短某些工作的持續時間
這種方法是不改變工程項目中各項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而通過采取增加資源投入,提高勞動效率等措施來縮短某些工作的持續時間,使工程進度加快,以保證按計劃工期完成該工程項目。這些被壓縮持續時間的工作是位于關鍵線路和超過計劃工期的非關鍵線路上的工作。即當關鍵線路的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提前時,若不準備提前工期,應選用資源占用量大或者直接費用高的后續關鍵工作,適當延長其持續埋單,來降低它的資源強度或費用;當確定要提前完成計劃時,應將計劃尚未完成的部分作為一個新計劃,重新確定關鍵工作的持續時間,按新計劃實施。同時,這些工作又是其持續時間可被壓縮的工作。這種調整方法通常可以在網絡網上直接進行。
2.2.3 增、減工作項目時的調整方法
增、減工作項目時應符合下列規定:不打亂原網絡計劃總的邏輯關系,只對局部邏輯生態系統進行調整;在增減工作后應重新計算時間參數,分析對原網絡計劃的影響;當對工期有影響時,應采取調整措施,以保證計劃工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