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吉爾提出的認知負荷模型為啟示,分別從4個認知負荷分析了口譯初學者的訓練策略,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口譯初學者解決最初階段的困惑。
【關鍵詞】吉爾 口譯 初學者
口譯是人類最古老的職業之一,到現在為止它也在人類交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譯員,是很多口譯學習者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吉爾的認知負荷模型
在整個口譯發展史中,著名口譯學者Daniel Gile發現譯者無論文章簡單難易,都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并在20 世紀七十年代提出了“認知負荷模型”。他認為口譯中有三個基本的認知負荷,分別是“聽辨和理解”、“語言表達”和“記憶”。后來又增加了“協調負荷”,并通過一系列公式表達了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
二、針對各個環節提高口譯能力
1.聽和分析。在聽辨和理解中,吉爾又將其細分,提出了理解等式。認為聽力理解還應包括語言知識、語言外知識和分析的能力。三者能力都強,就能大大提高口譯質量。若其中一種能力不足或精力分配不夠,那么就需要另外兩部分予以補償。因此對于初學口譯的人,則可在日常練習中針對性地對各個環節進行練習。
(1)語言知識和語言外知識。對于一名優秀的口譯員而言,優秀的雙語轉化能力是關鍵。要以閱讀寫作為基礎,加強聽力口語。對于聽力,初學者要進行一定時間的精聽練習,即“聽寫”。等精聽到一定的量后,譯員可考慮以泛聽為主,精聽為輔。選材要涉及各個方面,可考慮選聽The Economist的節目,這樣可以擴大對世界政治、金融、科技等的了解。
對于譯員的表達能力,譯員要常常學習地道的俚語,并在與外國友人交流的過程中加以運用。若沒有外國友人進行每天的口語訓練,可選擇自我對話,并加以錄音。回放時要留心時態的正確使用與否,因為口譯現場的及時性很強,是不允許譯員一遍遍的糾正口誤的。
此外閱讀和寫作對于口譯來說也是至關重要,這兩者是口譯學習的基石。因為只有在閱讀中,譯員才可以逐漸體會到中英文兩者的差距,并將好的表達運用到自己的翻譯中去。在閱讀中,譯者應將好的英文表達記錄下來,將它們翻譯成中文,再根據中文自己進行英文翻譯,這樣一來,譯員就可以對比自己的譯文和地道英文的差距,逐漸形成英式思維。對于寫作,譯員可從每天的閱讀中選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當題材,進行訓練。
(2)分析。很多口譯初學者在聽懂了源語之后,看著筆記,總會糾結于一些細節,想著一些小詞要怎么譯,卻忽略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度,導致譯出的文章只有細節,卻沒有邏輯性。因此譯員在平日的練習中也要訓練邏輯分析能力??蛇x取一分鐘半的聽力材料,在不記筆記的前提下復述大意或譯出大意。初學者也可以考慮以TED上的演講為素材,在只記要點的情況下,翻譯出演講的大意,即“gist interpreting”,這幾種辦法都能幫助譯者從文章宏觀的結構上出發,訓練邏輯分析能力。
2.短期記憶。記憶是口譯的關鍵,好的記憶可大大減輕譯者在記筆記上的負擔,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譯語產出上。因此如何訓練出好的記憶就成了很多初學者最為關心的話題。在口譯中,最為重要的記憶是短時記憶。譯員可通過訓練視覺化記憶來提高短時記憶的能力?!叭绻g員能把源語話語信息以某種形象貯存,即對語篇所描述的事物建起一個情景模型,把記憶內容變成自己所感受的東西,而不是孤立地記住其詞語,就能有效地減少識記材料的負荷,使用較少的符號或意象承載相對多的信息量。”
3.筆記。筆記是口譯初學者最頭疼的問題。很多口譯初學者總是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是在想筆記怎么記,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辨信息。若專注聽取信息,則無法記筆記。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問題在兩點:一是譯員的聽力理解能力較弱,二是筆記的熟練度還不夠。譯員的聽力理解能力若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他則無法很快地從源語中主動地提取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只能零散地抓取一些信息片段;譯員的筆記若還很不成熟,那么在聽辨時就會花費很多時間去思考這個詞該怎么記,也無法有精力去判斷原文的邏輯結構,筆記也會一片混亂。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口譯初學者要將“提高聽力理解能力”貫穿整個口譯學習階段,并專門去練出一套屬于自己的筆記符號。
4.表達。流暢自信的表達是整個口譯任務順利完成的關鍵。但譯員在最后譯語的產出時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停頓、自我糾正,猶豫不自信等,這些現象都會給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會使譯者背上心理負擔,導致惡性循環,譯語質量更差。對于表達,譯員可通過每天練習視譯,來提高譯語表達的流暢度。這是因為在交替傳譯讀取筆記的過程中也需要譯者能有順句翻譯的能力,并不能往復自我糾正譯出語,所以練習視譯也可以提高譯語的產出質量。此外,譯員還應該多做演講并錄音,之后通過錄音回放找到問題所在,如時態,詞語使用的精準度,句子結構等。也應該請外籍人士指出不足所在。這樣通過演講,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譯者對語調、語速、音量的控制。
口譯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譯者每天不斷地學習。既要提高雙語轉換能力,又要不斷地吸取新的文化知識,補充自己的知識庫。
參考文獻:
[1]Daniel 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Benjamins, John Publishing Company,1995.
作者簡介:馬馨瓊,女,回族,生于1989年7月,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口譯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