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銀菊,瞿白露,莫 婷,許雄飛,莊瓊華,王 燕
長沙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湖南長沙 410001
四乙基鉛在中國主要作為提高汽車燃油中辛烷值的抗暴添加劑,汽車尾氣中的四乙基鉛也成為環境中鉛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四乙基鉛是一種劇烈的神經毒物,其毒性為金屬鉛的100倍,攝入人體后,部分會轉變為三乙基鉛,可穿透血腦屏障,傷害中樞神經系統,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甚至死亡[1]。為了保護環境,國家技術監督局于1999年12月28日發布了《車用無鉛汽油》強制性國家標準,并于2000年1月1日開始實施[2]。雖然1970年前后大部分國家均禁止或限制使用四乙基鉛作為汽油添加劑,但至今仍有部分地區在使用含鉛或少鉛汽油,因此仍能從一些環境水體、土壤及人體血液中檢測出四乙基鉛。
四乙基鉛屬于金屬有機物,有金屬元素和有機物的雙重特性。目前對水中四乙基鉛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3]、原子吸收法[4-5]、等離子發射質譜法(ICP-MS)[6]、氣相色譜法(GC)[7-9]、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C-MS)[10-11]、液相色譜法[12-13]等。在《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6—2006)中推薦的分光光度法,整個分析過程經萃取、濃縮、溴化后加雙硫腙、氰化物等試劑顯色測定,操作步驟繁瑣,靈敏度不高,檢出限與評價標準相當,不能準確判定是否存在四乙基鉛污染,而且試劑氰化鉀有劇毒,對環境和實驗人員存在潛在的威脅;原子吸收法和ICP-MS法先采用液-液萃取或固相微萃取等手段富集有機鉛,再用石墨爐或ICP-MS測定元素鉛以代表水中四乙基鉛,雖然方法靈敏度比較高,但測定的是總無機鉛的含量,無法準確測定得到四乙基鉛的含量;由于四乙基鉛有著有機化合物揮發性強的特點,采用GC和GC-MS可以有效解決原子吸收法和ICP-MS法無法辨認無機鉛和有機鉛的缺陷,但目前前處理多采用三氯甲烷或正己烷等有機溶劑萃取-濃縮的方法,有機溶劑消耗大,氮吹濃縮過程易造成四乙基鉛損失。通過對捕集管、吹掃溫度和吹掃時間等的合理選擇,建立了吹掃捕集-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四乙基鉛的方法,該方法前處理簡單、未使用有毒有害試劑、靈敏度高、且所用儀器普通簡單,便于在環境監測系統普及,并為實施在線監測提供了可能。
7890A型氣相色譜儀(美國),帶 FID檢測器;Tekmar 9800型吹掃捕集儀(美國),帶自動進樣器A70;捕集管(美國):1#(填料為 Tenax),3#(Tenax、硅膠、椰殼活性炭3種填料各占1/3),K#(VOCARB3000,填料為 Carbopack B,10cm/Carboxen-1000,6cm/Carboxen-1001,1cm),四乙基鉛標樣為200 mg/L(美國),溶劑為甲醇;采樣瓶為40 mL棕色玻璃瓶,螺旋蓋(帶聚四氟乙烯涂層密封墊);甲醇為色譜純;所用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1.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DB-1701毛細柱(30 m×0.530 mm×1.00 μm),柱溫40 ℃保持2 min,以15 ℃ /min 升溫至95℃保持0.2 min,以2.5℃/min升溫至105℃保持0.2 min,再以30℃/min升溫至210℃保持3 min。
進樣口溫度為250℃,載氣(高純氮氣),流速為16 mL/min,不分流。檢測器溫度為300℃,氫氣30 mL/min,空氣400 mL/min,尾吹氣(高純氮氣)25 mL/min。
1.2.2 吹掃捕集條件
進樣量為5.0 mL,吹掃氣為氮氣,吹脫時間為15 min,吹掃溫度為50℃,吹干時間為2 min,解吸溫度為230℃,解吸時間為4 min,烘烤溫度為250℃,烘烤時間為10 min。
水中四乙基鉛的溶解度不高,在強光照射下會逐步分解成無機鉛。水樣用40 mL棕色VOC瓶采集,并充滿整個瓶,不得留有氣泡,加聚四氟乙烯墊片蓋密封保存。采集好的樣品應盡快分析,若不能及時分析,應4℃冰箱中避光保存,不超過7 d。
直接把40 mL棕色VOC瓶放在A70自動進樣盤上自動進樣,在相互吹掃捕集條件下進行分析測試。
2.1.1 捕集阱的選擇
不同填料的捕集管對不同物質的捕集效果不一樣,實驗探討了1#、3#和K#3種不同填料的捕集管對水中四乙基鉛的捕集效果。室溫條件下,吹掃時間為15 min,用3種不同填料的捕集管對同一濃度的四乙基鉛標準溶液分別進行平行5次測定。結果表明,捕集管1#和3#對四乙基鉛的捕集效果沒有明顯區別,但1#易烘烤除雜,是最常用普及、經濟型捕集管;K#捕集效果明顯沒有前兩者好,且由于其本身對揮發性物質的敏感性很強,極易吸附環境中的揮發性物質,對試劑和操作環境等條件要求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雜質峰,且對標液中的溶劑甲醇有很強的吸附并很難烘烤除掉。因此,實驗選擇1#捕集管。
2.1.2 吹掃時間的選擇
室溫條件下,對同一濃度標準溶液,分別以吹掃時間為 5、11、15、20、30 min 進行實驗,繪制趨勢圖見圖1。結果表明,四乙基鉛的色譜峰面積隨著吹掃時間的延長而呈上升趨勢,而15 min后上升趨勢基本趨于平穩,吹掃時間的延長并未使峰面積有顯著增加,因此,確定四乙基鉛吹掃時間為15 min。

圖1 吹掃時間的選擇
2.1.3 吹掃溫度的選擇
一般提高吹掃溫度會加快樣品中有機物分子的揮發擴散速率,有利于提高被測物質的吹掃捕集效率。在吹掃時間為15 min的條件下,對同一濃度的標準溶液,控制吹掃管中樣品溫度分別為35、40、45、50、55、60 ℃,進行實驗(圖 2)。由圖 2可知,四乙基鉛的峰面積隨吹掃溫度上升而上升,而50℃以上峰面積隨吹掃溫度基本保持不變。所以選擇吹掃溫度為50℃。

圖2 吹掃溫度的選擇
分別檢驗了酸性(pH<2)、中性和堿性(pH>12)對四乙基鉛吹掃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水樣的酸堿性對四乙基鉛的吹掃效率基本沒有影響。此外,分別使用氯化鈉質量分數為0%、5%、10%、15%、20%的水溶液配制相同濃度的標準樣品進行實驗,結果(圖3)表明,隨著鹽度的增加吹掃效率略微下降,但影響不大,因此,選擇不增加鹽度。

圖3 鹽度的影響
同時,在標準樣品溶液中加入苯系物、鹵代烴等揮發性物質進行測定,結果表明,苯系物、鹵代烴等揮發性物質在7 min前全部出峰,與四乙基鉛完全分離,不干擾其測定;當樣品中有四乙基鉛檢出,又有雜質峰產生干擾時,應用不同極性的色譜柱輔助定性確認以消除干擾,可采用DB-5色譜柱(30 m ×0.530 mm ×1.0 μm)。
分別采取直接進樣-氣相色譜和吹掃捕集-氣相色譜,對進入氣相色譜為相同含量的四乙基鉛進行測定,每次分別重復測定3次,考察捕集管的捕集效率(表1)。結果表明,捕集管對四乙基鉛有較高的捕集效率(97.6% ~98.2%)。高效的捕集效率保證了方法的準確度,更進一步提高了該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表1 捕集效率的測定結果
取7個50 mL容量瓶,將四乙基鉛標準使用液,配制成濃度分別為 0、2.0、4.0、10.0、20.0、50.0、100.0 μg/L 的標準曲線系列,在相應條件下進行分析。求得線性回歸方程及相關系數。根據實驗室檢出限的方法,連續分析7個接近于檢出限濃度的實驗室空白加標樣品(四乙基鉛濃度為0.2 μg/L),根據相對標準偏差計算方法得出本方法的檢出限為0.03 μg/L,結果見表2,譜圖見圖4。

表2 標準曲線結果

圖4 四乙基鉛標準樣品色譜圖
取同一湘江水樣,分別添加不同體積的四乙基鉛標準溶液,進行加標回收實驗,每種濃度水平的添加實驗平行進行6次,測定結果見表3。結果表明,方法準確度高,精密度好,完全能滿足環境水體中四乙基鉛的測定需要。

表3 方法的加標回收率和精密度(n=6)
新開一瓶標準溶液儲存于棕色氣相色譜樣品中,置于0~4℃冰箱,每天配制10.0 μg/L水樣平行進樣3次,重復進樣,以觀察新開標準溶液的濃度變化趨勢(圖5)。從圖5可知,四乙基鉛濃度基本沒有明顯變化,表明四乙基鉛非常穩定。因此,新的標準溶液開瓶后置于棕色樣品瓶內密封保存于0~4℃冰箱,在至少60 d內可以重復使用,不必經常新開標準溶液。

圖5 四乙基鉛的重現性
通過探討吹掃捕集管的捕集類型、吹掃時間、吹掃溫度和捕集管捕集效率等問題,建立了吹掃捕集-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四乙基鉛的方法,方法前處理簡單,易于操作,且未使用有毒有害試劑,綠色環保;同時該方法捕集效率高,靈敏度高,檢出限低,適于水質中四乙基鉛的測定;使用的儀器普通、簡單、成本低,便于方法的普及和推廣。
[1]常曉峰,舒平,白偉.四乙基鉛中毒臨床研究進展[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08,34(5):312-314.
[2]GB 179302—1999 車用無鉛汽油[S].
[3]GB/T 5750.6—2006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S].
[4]彭利,羅鈺,朱奕,等.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環境水樣中四乙基鉛的方法探討[J].中國環境監測,2009,25(6):46-49.
[5]Maria S F,Fausto A M,Isela L,et al.Determination of tetraethyllead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thermal desorption-quartz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J].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2000,15(6):705-709.
[6]李明,李愛榮,帥琴,等.雙氣路校正-固相微萃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四乙基鉛[J].分析試驗室,2007,26(6):107-110.
[7]王玲玲,靳朝新,聶紅娜,等.自動頂空-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四乙基鉛方法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4,37(5):99-101.
[8]曹志斌,王晉宇,陸文娟,等.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四乙基鉛含量[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2,48(12):1 421-1 423.
[9]Gorecki,Tadeusz,Pawliszyn,et al.Determination of tetraethyllead and inorganic lead in water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J].Analytical Chemistry,1996,68(17):3 008-3 014.
[10]劉勁松,馬荻荻,葉偉紅,等.地表水中四乙基鉛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分析方法研究及其應用[J].中國環境監測,2010,26(4):20-22.
[11]楊麗莉,王美飛,李娟,等.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水中痕量的四乙基鉛[J].色譜,2010,10:993-996.
[12]李世榮,呂鵬,婁濤,等.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水中四乙基鉛[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1,23(2):45-47.
[13]Robecke M, Cammann K. Determination of tetraethyllead and tetramethyllead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J]. Fresenius'JournalofAnalytical Chemistry,1991,341(9):5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