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半年前,由于工作的關系我們一家三口搬到了德國首都柏林市,6歲的女兒被送到了當地一所幼兒園。
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女兒回到家里一次都沒有學習,還迷上了手工折紙。我很詫異:“寶貝,老師教你們學什么知識了?”依依搖搖頭:“老師說了,幼兒園里不學習,只管玩。”
為了了解實際情況,我特意到幼兒園去拜訪女兒的班主任戴安老師,她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我向她提出,能否額外教女兒一些知識?戴安老師笑了:“夫人,在德國憲法中明確規(guī)定禁止學前教育。”
老師解釋:其實孩子早學習、早智力被過度開發(fā)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當孩子學到了過多的知識會使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長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她的話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但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什么要這么規(guī)定禁止學齡前兒童接受學前教育。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請教一位德國教育人士,他建議我找《基本法》看看,當翻開聯(lián)邦德國《基本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guī)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guī)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告訴我,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這個問題讓我深思,過早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對不對?進而把中國的孩子和德國的孩子進行了深入對比,比如:中國的孩子,早早就開始學習,有的甚至報了六七個學習興趣班……而德國的孩子,幼兒園禁止學習,學校都是半日制的……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玩。德國人看似在孩子教育方面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
有人說,德國的教育是“慢教育”,似乎什么都慢了半拍,但只有慢下來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水到渠成。如果“拔苗助長”只會毀了孩子,毀了他們一切的未來,我們不妨真的應該好好學習一下德國的“慢教育”,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