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江林



人在巴黎,感受著這個浪漫之都的神奇魅力。在巴黎不僅有時尚奢華的購物中心,讓我意想不到竟然也有跳蚤市場。中國人和法國人逛跳蚤市場的關注點大不一樣,中國人關注的是古董、字畫、老式的鐘表、銀器等等。然而,陪我一同逛跳蚤市場的法國房東Emily對跳蚤市場上的舊衣物卻情有獨鐘。
巴黎有時尚之都的美譽,但地道的法國人卻對舊衣物感興趣,剛開始我實在難以理解。不過,Emily后來告訴我說,現在法國政府對于跳蚤市場上出售的舊衣服要求很嚴,必須經過消毒處理,而且舊的衣服、牛皮包都是代表著復古的時尚。同樣,這也是一種低碳環保的體現,讓衣物的價值能夠在下一位買主的身上再一次被最大展現和利用。
在巴黎,對于職業的跳蚤市場攤主來說,他們手中的舊衣服可能會是從舊衣店、法國鄉村舉辦的家庭多余物品大清倉活動或者教會的舊衣服捐贈中心買來的。這樣的貨品價格低廉,但是質量往往一般。Emily說自己往往可以花個位數的價格買到稱心的衣服,這樣的穿著只是圖個新鮮,達到花小錢天天穿新衣的效果。
在很多跳蚤市場中我都會看到穿著考究的法國中年女人在擺攤賣貨。她們不像那些愛搭訕又熱情的職業跳蚤市場攤主,很多時候,這些上了年紀,但是氣質尚佳的賣主手中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精品”。但美中不足的是,她們固執得不肯打折或者降價。
一次,我和Emily逛跳蚤市場,她淘到了自己中意的精品——一條二手的愛馬仕絲巾。攤主是一位五十出頭的法國女人,頭發梳得一絲不亂。我們來到攤位前的時候她正在整理自己的物品:絲巾、耳環、晚裝的手包。從這些東西上似乎能看到她曾經的影子。那條愛馬仕絲巾雖然是二手貨,可是她保持得非常完美。讓人有買下來的欲望。和很多氣質優雅但是固執的女攤主一樣,40歐元的價格她一點兒都不讓步,只是在最后交易的時候淡淡地對Emily說:“請善待我的絲巾。”
我不敢去想這條絲巾背后的故事,因為我聽朋友說,這個年紀來舊貨市場賣東西的女人多半都有一段憂傷的過去,賣掉的東西可能是昔日情人送給她的禮物。行走在異鄉,感受著這個民族骨子里的那份浪漫和對生活的珍愛。有時候人和物的關系其實就是那么微妙,因為喜歡,所以不舍;因為愛,所以請善待身邊的物。
(編輯/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