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文

2014年11月10日,21個成員經濟體領導人及夫人穿著中國青年設計師趙卉洲設計的新穎服裝,在北京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他們穿的那種款式的衣服立刻引起人們的注意并被喜愛。
趙卉洲從小喜歡作畫,憧憬在服裝藝術上有自己的追求。考取湖北美術學院,她學習的就是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畢業后,趙卉洲獨自前往深圳漂蕩,在街頭租來一間小門面,開始在里面設計服裝。
最初,趙卉洲做的服裝僅僅是連衣裙,希望以做連衣裙當作謀生的手段。每天清晨,她很早就起來干活,一直忙碌到夜間十點左右才休息。盡管每天要忙碌十多個小時,不過她做出來的連衣裙幾乎沒有人購買,只能在店鋪里成為擺設。
做出來的服裝沒有人購買,趙卉洲干脆關著門面出去逛商店。進入專賣手機的店鋪,她買了一部iphone手機,在拿到手機的時候,她發現沒有說明書,就連忙向營業員要:“你還沒有給我說明書。”
營業員指出:“這個iphone手機沒有說明書,手機上只有一個按鈕,第一步是打開,第二步就是下一步,第三步是接下來的下一步,這么簡單的設計,連傻瓜都會操作,你需要說明書搞哪樣?”
走出商店后,趙卉洲邊走路邊思考:“在很短時間就賣出幾百萬臺的品牌手機,設計居然是如此簡單,原來簡單到極致,就是智能到極致,這實際上是企業給消費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務。”
趙卉洲對比iphone手機,開始對自己設計的批判:“我設計的連衣裙過分復雜,自然難以受到顧客歡迎,設計服裝應該簡潔大方。iphone手機的簡單設計就是創意,這就是個性。我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而去強調視覺美感上的東西,這是不符合現實的,其實創意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性化的創意。”
當天下午,趙卉洲和幾個朋友去喝茶,剛剛坐在桌子前,有一個朋友便抱怨穿套頭衫讓她覺得自己的脖子很短,導致她總是很郁悶。朋友說話的瞬間,趙卉洲突然獲得設計的靈感,準備將亨利領融入風衣的設計中,恰好可以解決這種讓人尷尬的局面。
喝茶以后,趙卉洲匆匆返回店鋪里,開始設計款式新穎的風衣,直接忙碌到凌晨3點,她終于將風衣設計完成。第二天清早,趙卉洲很早就來到店鋪做風衣。她做的風衣十分漂亮,特別受顧客歡迎,并迅速流行。
收到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發來的邀請函,即將參與北京APEC服裝設計后,趙卉洲開始挑選公司里最優秀的設計人才,組成設計小組并告訴他們:“在面料的選用上,考慮到APEC開會期間的氣候,服裝需要既輕薄又保暖,最好用羊毛和真絲的混紡面料。在顏色的選用上,主要以素雅色系為主。”
接著,趙卉洲指導員工:“在廓形設計上,選用目前最流行的極簡大廓形設計,不僅簡約大氣,而且對不同體型的包容性較好。在元素使用上,大量使用蘇繡傳統工藝進行細節裝飾。在工藝上,采用手工縫制內線無縫處理手法。”
隨后,趙卉洲向員工提出要求:“為APEC設計服裝,這是神圣的使命。春節期間我們的設計團隊不放假,大家在公司修改設計稿,需要精益求精,盡可能讓我們設計的服裝能夠通過評選。”
經過層層選拔,克服各種困難,在順利通過三輪角逐之后,趙卉洲從4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得以負責為APEC領導人及夫人設計禮服。
通過設計師、專家和領導人共同參與評定,最終趙卉洲采用真絲加絲毛面料產品打造的樣衣得到青睞。領導人的服裝圖案采用江崖海水紋,夫人的服裝有四款,孔雀藍、深玫紅、紫羅蘭、藏藍,圖案多數為花卉蘭草。
在接到衣服的時候,習近平非常喜歡趙卉洲設計的服裝,希望這樣的服裝能夠大眾化、平民化。獲得國家主席高度贊揚后,趙卉洲準備將她設計的這些服裝大眾化,并打算在自己的店鋪里直銷。
總結成為著名設計師的經歷時趙卉洲覺得:“設計應該跳出服裝,如果僅僅局限于設計,就會導致沒有出路。設計需要從藝術的博大精深中尋找靈感,并非看現在流行哪樣,而是利用敏銳的眼光,預測未來可能流行什么。”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