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市波動和經濟下行壓力,加之反腐的持續深化,15年中國高端車市出現嚴重低迷的走勢。15年國內超豪華車市場增速劇烈大幅下滑,而豪華車市場的增速也相對放緩,尤其是進口豪車的下滑較大,前期積累的豪車廠家和經銷商的矛盾也逐步顯現,15年豪車市場呈現復雜的走勢。
一、市場走勢
1、國內豪華車市場走勢
15年上半年的豪車銷量93萬臺,同比增速9%。相對于前幾年的20%以上高增速,15年豪車市場增長放緩,尤其是3-6月的豪車表現較差。近期豪車也是受財富影響較大的。此次的股市沖擊的部分消費群體也是高端群體,尤其是加杠桿的消費群體的受到股市的沖擊也是較大的。但總體看,豪車群體也是中國最優秀的消費群體,其抗壓能力應該是最強的。
豪車還是主流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而且也是年輕人的夢想,因此豪車的增長代表中國新生代的活力和希望所在。
2、豪華車市場表現年度最強
15年上半年的國內車市的零售增速是9%,其中豪華品牌的表現仍是最強的。超豪華品牌表現很差,但也是去年上半年110%偏強增速的回調平衡。合資品牌的15年表現很差,與14年的調整相適應。
3、平行進口影響減弱
平行進口很早就有,而且份額已經是在10%左右,因此平行進口打破價格壟斷是偽命題,主要是部分壟斷企業期待政策上獲得更大的特殊利益。消費者的價格實惠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從上海的正規平行進口銷量偏低體現出平行進口的市場很復雜,簡單政策難以改變平行進口的既有格局。
二、市場增長動力分析
1、國產化增長動力持續
豪華車的國產化是增量主要動力,15年豪華車的國產車型銷量增長24%,而進口豪車首次出現-7%的增長,體現了進口與國產的走勢分化現象。這也是在豪車總體需求放緩下的進口車需求下滑更大的問題。
雖然有平行進口車的增量貢獻,但進口車的15年與14年走勢反差較大。進口車的國產化帶來渠道體系的完善,一般豪車品牌的國產化都會帶來一定的增量,而且國產的豪車的市場認可度也更高一些。比較典型的是沃爾沃的國產后的表現超強,沃爾沃S60國產后銷量較14年的進口量增長一倍,市場認可度很高。英菲尼迪的Q50L也推動了日產無限的轎車系列大增。
2、小型化增量較強
豪華車的產品結構15年相對穩定,SUV化趨勢稍有減速,不利于其市場增量。雖然前幾年的豪車SUV化速度較快,但15年的豪華車的SUV 產品相對于國際主流品牌缺乏新意,沒有持續實現產品新突破,導致其15年市場表現的偏弱。而且14年的奧迪Q3\寶馬X1等小型SUV車型推出,市場認可度較差。豪華小車的市場認可度不高,這也是豪華車的增長瓶頸問題。
而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日韓系產品的A0級SUV突破較好,這也是需要國際豪華品牌反思的。
3、二線區域增長較好
隨著消費升級普通消費者的升級需求逐步進入豪車的范疇,主力大城市的豪車消費表現較強。15年隨著經濟下滑現象持續顯現,地縣級市場的經濟壓力較大,尤其是資資源價格暴跌后的高資產階層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膽量下降因此豪車的購買力下降,也因此形成大中城市的低檔豪車需求較強。
豪華車的區域市場快速變化,年輕人喜歡的東部直轄市的需求較強,而持續走弱的是東北和西北地區。雖然我們的豪華車的主產區都在華北和東北,但市場的需求并非在這些區域,體現產業布局與需求的差異化。而中部的長江地區的需求較強也是我們經濟新增長的核心動力體現,從重慶到武漢、南京、上海的核心的長江經濟帶具有較強的活力。
三、主力品牌仍是主力
1、ABB占據核心地位
15年豪車三強的份額仍保持在72%左右,多年變化不大。豪華品牌是年輕人的喜好和成功體現之一,有豪車有房是很多的年輕人的結婚的主要的標準,而豪車的價格下探和產品下沿是巨大的優勢,75折的奧迪低端也是部分體系內年輕人的很好選擇。豪車的產品結構偏向入門花確保了其市場的份額優勢。
由于瑪莎拉蒂雖然是超豪品牌,但其推出低價的Ghibli車型低于超豪車的價格區間,且銷量占比大,因此把其相應車型調下來。
雖然今年的豪車家庭群體的股市不順,但只要不加杠桿的高端群體的股市受損后的財富修復速度也是較快的,其中房產和其他投資等占據仍是較大的,因此相對美國的股災的影響要小很多。豪車市場的發展仍是最具潛力的。
2、豪車市場的中國爭霸仍將延續
15年的奧迪寶馬和奔馳的世界地位爭奪仍在延續。今年的奧迪和寶馬在中國市場增速放緩,這給處于世界上第三位的奔馳的較好的趕超機遇。今年的中國奔馳表現較強,份額較14年上半年增長1.7個百分點,未來奔馳仍有機會恢復其世界的主導地位。
中國的豪車市場的世界領軍地位早已形成。歐盟作為統一的大市場的概念有190萬的銷量,似乎比中國的14年172萬的地位稍高一些,但歐盟的豪車價格是其百姓上班族不到一年工資的就能買到,我們中國的豪車價格太貴了,中國市場的豪車的地位和含金量實際是世界最高的。
總之,豪車消費是年輕人成功的夢想實現的標志,也是更多年輕人的結婚的陪嫁選擇。豪車市場的小型化和年輕化潛力巨大,而美系和日系的豪車在中國布局仍不充分,未來的豪車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量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