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斌
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二個年頭,四川改革攻堅正烈。
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這樣強調說。而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在6月12日部署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時表示,要以更大力度抓好改革方案制定和部署落實。四川的各項改革正全速推進當中。
當前,四川正圍繞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推進各項改革進程。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一個活力迸發的四川正打破各類“玻璃門”,現代化治理體系正逐漸形成。
Part.1政府職能轉變全速推進
今年6月,當新津縣永商鎮寶橋村寶蓮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負責人拿到工程施工圖審批批復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與過去蓋滿多個部門的公章不同,這次的批復件上面,只有一個鮮紅的印章:新津縣行政審批局。”
新津縣行政審批局,這是四川省第一個集行政審批事項于一體的局,23個職能部門的173個行政審批權,全劃歸該局。6月1日起,新津縣社會投資類項目審批申請材料減少42項,審批時限從161個工作日(不含中介服務時限)縮短為36個工作日(不含中介服務時限)。
這是一項極有創新意義的探索。“一套資料、一套圖表、一個印章”,化多個部門為一個部門,老百姓感覺終于理得清頭緒了。
四川省新津縣行政審批大廳
“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這是《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而四川正大力加強此項改革。
今年,四川省政府下發的《四川省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下簡稱《方案》)中提出,四川要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推動各項改革從重數量向提高含金量轉變,從“給群眾端菜”向“讓群眾點菜”轉變。 而“一窗受理、分類辦理、受辦分離、一窗發證”模式將在四川全面推廣,并加快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審批機制,行政審批事項全部上網運行。
“審管分離”,打破“玻璃門”,將權力關進“玻璃房”,這“玻璃房”正是“新津縣行政審批局”,未來,這樣的行政審批局將會越來越多。
除了并聯審批,一些收費也將清理,尤其是涉企收費,將按規定取消或降低一批涉企收費,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方案》要求,8月后,將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三證統發”也是四川今天行政審批事項改革的重要內容。6月中旬,四川省政府下發了《關于推進實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下簡稱《通知》)。“三證合一”登記制,是指在不改變工商、質監、國稅、地稅部門審批職能、不改變原有證號編碼規則的前提下,將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合一,向企業頒發加載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號的營業執照,不再另行頒發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的登記制度。
今年1月1日起,成都市高新區先行啟動實施了“三證合一”的登記管理辦法。從這一天起,在高新區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不用再分別跑手續辦審批,只需在一個窗口就可以全部搞定。
《通知》要求,全省“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分布實行。第一步,先在全省推行并聯審批,2015年8月底前實行“三證統發”。第二步,在“三證統發”的基礎上,具備條件的市(州)試點推行“一證三號”。第三步,2015年底前在全省范圍內與全國同步實現“一證一碼”。
按中央的安排部署,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四川正全速推進。
Part.2國企改革分類推進提速混改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這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2015年,正是四川省國資國企“改革攻堅年”。
四川省政府要求,加快推動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選人用人機制和“三項制度”改革,完善體現效率和公平原則的激勵機制,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企業負責人薪酬水平,鼓勵民間投資主體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四川省屬國資國企改革責任分工方案》明確的68項改革任務已經全面啟動,2015年,啟動剩下48項國企改革。四川省國資委主任劉國強表示,四川將提速國企混改。全省33戶重要骨干國有企業,半數以上被列入省上綜合改革或單項改革試點。
中央明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而四川的國企混改,也將吸引進入,以發揮“鯰魚效應”,在為非公經濟提供更多發展空間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為了推進國企改革,四川省還制定了《省屬國有企業分類實施辦法》,初步將企業劃分為功能性國有企業、競爭性國有企業,其中功能型4戶,競爭Ⅰ型10戶、競爭Ⅱ型9戶。對此,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表示 ,把公益性的留下,競爭性的則推向市場。此外,有些企業面臨重組,有些則需要部分或者整體出售,需要分類制定政策。
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央要求,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而四川正朝著這個方向推進,川商集團與糧油集團的整合重組正進入實質性階段,二者將整合組建省商業投資集團。《當代縣域經濟》記者還了解到,目前,長虹集團將改組為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化工集團分塊搞活轉型升級工作已經初見成效;醫藥集團股權轉讓工作已完成,獲得轉讓收益6.8億元。
西南的璀璨明珠——天府龍泉驛
Part.3多路突圍“放活”土地經營權
推進農業現代化,改革是關鍵。在四川,又是如何通過深化農村改革,從而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的?
四川的做法是:堅持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放活”土地經營權。四川要求: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今年新培育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300家、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場200家。
《當代縣域經濟》記者了解到,四川正從土地使用權方面進行探索,從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入手,在保證土地所有權的公有性質的基礎上,盤活農村土地資產。
威遠縣新店鎮石坪村村民劉永發家有5畝地,他以每年每畝500元的租金把地租給一家果業公司,另外還應聘到公司進行管護工作,年收入超過萬元。這樣的事例很多,射洪縣金華鎮,峻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流轉了當地900余戶村民3000畝土地,村民每年每畝可獲600元的保底收入。村民杜志凱說,他把6畝地流轉給公司,有1萬元的收入,比簡單土地流轉多7000元左右。
2014年9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明確,四川深化農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努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現代化水平。
大膽闖,大膽試,不等待觀望,不駐足不前,蹄疾而步穩,四川正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村改革新路。
——給土地注入金融要素。從2014年開始,四川在9個縣(市、區)試點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業主可用土地經營權作為抵押反擔保,以土地上未來預期收益作為貸款額度的考量,向銀行融資。巴中市對農業特色產業進行確權頒證,通江縣廣納鎮金堂村的巴山生態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獲得兩張權證:特色產業所有權證和畜牧標準化基地用益物權證,兩張權證價值通過抵押,從通江縣信用社獲得貸款4000萬元。
——建立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崇州市按片區建立農業服務超市9個,對接38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和12個育秧基地,服務項目明碼標價,在超市可“按需下單”。
——建立土地流轉交易中心。2008年10月,成都市率先在全國掛牌成立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目前,已建立市、縣、鄉三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累計交易額達411億元。除成都外,四川已建立了4個市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50多個縣級交易平臺、600多個鄉鎮交易服務機構。
不追求一個模式,不設統一時限,四川的農村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Part.4市場決定價格的分稅制改革
“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這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價格,將由市場決定。
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的價格,以前大多由政府決定,此后,將逐步放開。
2015年,四川正打響價格改革的“攻堅戰”,而社會關注度極高的高速公路通行費有望率先改革。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用“三個最大”來表達:最大限度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凡是能由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一律交給市場;最大力度改革定價機制,創新管理辦法,從主要由直接制定價格水平向規范價格行為轉變,進一步下放定價權限,除確需由省上統籌協調的主要商品和服務價格外,全部下放市、縣管理。
那么,以后哪些方面才由政府定價呢?據了解,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同時,新的《預算法》開始實施,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將納入政府預算,實施嚴格的收支兩條線。
四川的財稅體制改革亦在推進,今年6月,《四川省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實施,明確三項重點改革任務:加快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加快完善科學合理、運行高效的分稅制財政體制;健全公平公正、規范統一的財稅秩序。可以預見,四川將進一步推進預決算公開,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促進公正公平公開。
Part.5改革進入攻堅期
積極進取,銳意革新,四川以更大力度抓好改革方案制定和部署落實。
經濟體制改革,十條財稅措施穩增長,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提速,服務業改革發展意見出爐,3年內行業協會去行政化。
社會體制改革,戶籍改革方案出臺,全面放開成都以外落戶限制,居民生活水電氣已建階梯價格,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并加強基層群眾自治和創新社區治理,扶貧項目審批權首次下放到縣,推進“精準扶貧”。
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完善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以土地經營權為重點的“多權同確”,建立農村改革工作“臺賬”,農村改革試驗加速。
科技體制改革,綿陽科技城實施中關村先行先試4項政策,增列2000萬高校科研資金,實施“科技咨詢集成云服務平臺”等重大項目。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點生態補償制,省級生態文明試點村鎮建設啟動。
文教衛生體制改革,推進20項教育體制改革,文藝院團改革步入深水區,啟動學校藝體改革試點。
……
一項又一項的改革內容,一個又一個的革新目標,既要抓改革方案制定,又要抓改革部署落實,改革已進入攻堅期。
“要下更大氣力把改革工作抓細抓實抓具體,推進各方面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言辭諄諄,對全省改革寄以厚望。
6月12日,《四川省關于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四川省省屬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管理辦法》《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四川省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改革實施方案》和《四川省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等6個專項改革方案等已經過審議,四川的各項改革正全速推進。
革新的四川正迸發出新的活力,激蕩著改革之魂,氣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