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智軍 張艷


作為法士特的掌門人,李大開不僅僅是在打造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他的身上凝結著一股民族精氣神,帶著這樣的精神,他所帶領的法士特不僅要在逐漸強大中走向世界,更要在不斷的技術突破當中為中國人爭氣。而現在的李大開最為強調的就是一句話,“法士特只有真正進入歐美發達市場,并在質量與銷量上占有一席之地才算成功。”
他,一個充滿激情而又不失理智,自信且具有極佳口才的人;最為獨特的地方在于,他的身上有著對國家民族還有企業深厚情感的烙印,也可以說是氣節;腳踏實地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是他自己同時也是他帶領企業向前邁進的執著信念……他就是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簡稱“法士特”)董事長李大開。他創造了法士特的傳奇,也成就了自己的法士特人生。
與李大開的訪談在4月上海車展期間展開,雖然事務繁忙,但他依舊為我們安排了這次專訪。李大開和藹可親但不失企業家風范,從容縝密的言語更顯睿智。帶領法士特走到今天經歷無數風雨,但肩上的責任在他心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從未曾想過放棄。今年是李大開擔任這家企業負責人的第20個年頭,拋開當前企業與他個人頭頂的光環,讓我們與李大開一起回首曾經慷慨激昂的歲月,并一同去憧憬法士特美好的未來。
臨危受命 逆轉乾坤
現在,法士特集團擁有寶雞、西安、咸陽三地七大生產基地,在泰國建有獨資工廠,銷售收入10余年間從1億元增加到100多億元,重型變速器銷量從國內冠軍到穩穩占據世界第一的寶座,這樣的業績背后是李大開不斷突破各種困難與壁壘,與法士特人共同奮進所取得的成功。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張小虞副會長曾這樣評價法士特:“偏居一隅,這個從陜西省寶雞蔡家坡山溝里走出來的法士特集團,它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創造這個奇跡的人就是李大開。
“從1995年上任一把手到現在,在一個崗位干了20年時間,在這個企業工作40多年的時間。我的心里已經對企業充滿了非常深厚的感情,這可以說是我這一生唯一的一份工作。”對于李大開,法士特與他只能用一往情深來形容。
當1995年李大開接到上級通知被任命為陜西汽車齒輪總廠(法士特前身)代廠長的那一天開始,從思索擺脫經營困局到謀求快速發展道路,無不浸入了李大開的心血。當年42歲的李大開接過沉甸甸的擔子,由企業初期不容樂觀的現實,逐漸轉變,撥云見日,就這樣一路邁著堅實的步伐走到現在。
上任3年后的1998年,李大開和他的團隊在仔細考察中國重型載貨車市場需求之后,開發出7擋變速器,并根據中國道路和貨運超載的實際情況,加裝了同步器。憑此舉,法士特產品的傳動效率和適用范圍大大提高,逐步打開了一汽、東風等大型企業的市場。到2002年,法士特重型車變速器年銷售超過了5萬臺。
2005年,國內汽車市場一度陷入低潮。競爭對手紛紛開始收縮,李大開敏銳地抓住商用車國二排放標準向國三切換的機遇,逆市大規模投入,在國內同行中第一個著手研發更適合國三標準的12擋、16擋變速器。2006年,國內汽車市場回暖,法士特的新產品迅速占領市場,重型變速器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
2007年,李大開又瞄準了國家節能環保、提高燃油經濟性的要求,開發了小8擋、小小8擋等新型變速器,成為企業逆市而上的新增長點。
李大開表示,“2008年對于法士特來說是一個拐點,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得很多工廠原定的計劃陷入停頓,但法士特沒有停頓。由于2008年年底的投資建設,法士特在2009年下半年便建成并投產了新工廠,并未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產品銷量以及銷售收入還有所上升。” 就這樣法士特繼續保持著行業領先優勢,在不斷變革中尋求突破謀求商機和發展。
在李大開帶領企業一路拼搏之下,逐漸迎來了法士特新的面貌,業績的提升使企業扭虧為盈,同時李大開也逐漸在行業中聲名鵲起。
“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就是感情,就是自我價值。”恰如李大開所言,他已經將所有的感情融入到法士特,早已不是用金錢所能衡量。李大開從1995年開始就擔任法士特的掌門人,如今,這位昔日的廠長已經成為了公司的董事長。在這20年中,市場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法士特也是幾經沉浮、險陷泥潭。最困難的時候,甚至連續4個半月發不出員工的工資,企業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最讓李大開感慨并記憶猶新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李大開在與跨國公司的相關高層會談時,跨國公司的高層當著李大開的面說,“任憑你李大開再強再能,也阻擋不住歷史的洪流。法士特必將在外資企業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途中關門。”但胸有鴻鵠之志的李大開卻并沒有被嚇到,反倒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獨資廠、合資廠相繼倒閉,市場拓展始終未見起色。
回首往事,李大開認為,“法士特之所以屢戰屢勝,除了不打無準備之仗以外,更在于企業有一支戰不敗的隊伍,這是企業的凝聚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為法士特擁有自己特有的企業文化,法士特的人很團結,在困難的時候,大家抱團取暖;在榮譽面前,我們眾志成城。這是法士特勇往直前,一路前行的基石。”李大開希望,“我們的企業可以成為優秀的企業,從而為職工造福,為國家創造更大的價值。”
所有的成績都屬于過去,李大開時刻警醒,他也始終強調腳踏實地,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帶著這樣的信念,李大開的下一個目標是走向國際市場,將法士特的產品與國際品牌較量,仍立于不敗之地。
面向未來 走向世界
李大開在很多場合都講過這樣一件事,他曾經參觀國內的一家生產混凝土泵車的企業時,見到了某跨國公司售價20多萬元的AMT變速器,據一位外國朋友告訴他這在國外也就六七千歐元(相當于六七萬元人民幣)。“為什么外國企業能夠如此?歸根到底是中國的技術不如人。”李大開總是在恰當的時機用這句話喚起企業中每個員工的民族尊嚴,更激勵研發人員不斷推出新的技術。如今的法士特,不但將變速器賣到國外,更通過將技術轉讓到國外的形式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
李大開強調,“這一切都屬于過去,不能停滯發展,我們中國的企業一定要走向世界。這個走向世界不是出口了多少產品,賣出多少東西,而是建立真正的品牌意義,用實力說話,可以與國際同類產品競爭。法士特對于成功的定義是,產品要出口到歐美日各國,并占領一席之地,擁有至少2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之前,都不能算成功。”
他補充說明,“法士特的產品一定要達到跨國公司同類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展開同臺競爭。不是東南亞,不是非洲,而是在歐美日和他們展開競爭。這樣才能證明產品性能,證明產品質量,證明管理水平,證明我們的品牌達到國際水平。”
“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法士特不算成功,李大開不算成功。我希望將來有朝一日,不僅是法士特,國內其他同類企業也都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李大開對法士特的未來依然滿腔熱情。
這份熱情并非空穴來風,畢竟現在的法士特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并且早已經邁出走向國際市場的強有力的前奏。當前法士特與卡特彼勒公司合作開發生產的CX系列FC6A180重型液力自動變速器是目前全球獨一無二采用后置式取力器設計的自動變速器新產品;DS系列客車變速器針對客車市場量身打造,涵蓋車型范圍廣,均采用雙中間軸變速器技術上的先進理念,更加節能、環保;S變速器是法士特面向歐美、對標國際、精心打造的全新高端產品,其各項性能指標可均與國外同類產品媲美;全鋁合金系列變速器平均減重100公斤以上,產品性能更加突出。
2015年3月9日上午,法士特海外第一家獨資工廠(泰國工廠)生產出的第一批變速器交付用戶,翻開了法士特海外發展新篇章。與此同時,法士特還積極參與了國際先進制造業分工,通過與德國威伯科、美國卡特彼勒、伊頓、英國殼牌等跨國公司合作,推進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管理等方面全面與世界標準接軌,全面滿足國內外用戶個性化需求。
面對中國重卡市場,李大開分析表示,“重卡市場現在產能過剩,急需提高產品質量。例如美國,和我們國土面積差不多,美國最鼎盛的時期,卡車運輸量比我們還大,但卡車年產量不到30萬,而我們在最鼎盛時期,2010年是107萬臺。綜合各種因素考慮,正常情況下,中國重型卡車一年產銷量應該在60萬輛左右。但2008年4萬億的刺激,再加上其他因素,造成每年重型卡車的產量是200萬輛,200萬輛與60萬輛之間,相差3倍還要多,這就是為什么各個主機廠不掙錢,不景氣的重要原因。同時引起惡性競爭連鎖反應。”
對此,李大開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最主要的辦法還是政府加速產業升級換代,加快產品結構調整,走向世界,去搶占原本屬于西方人的市場,只有走向世界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2014年法士特投資在泰國建廠,將來我們還要建第二個,第三個廠,主要化解產能需求。”
李大開表示,“要把法士特的產品覆蓋到全球各地,這是一個漫長的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拼搏。也許需要10年,也許需要15年,甚至有可能需要20年。急功近利是不行的,粗制濫造只能影響到品牌發展。我所講的展開與發達國家同類企業的競爭和產品角逐,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水平。包括提升我們的管理,改變我們的觀念。一定要扎扎實實打好基礎,目標總能實現。”
“我現在擔心的是,如果急功近利,再過10年20年我們走不到。”李大開語重心長。在他的字典沒有投機取巧,有的是屬于他們那一代人的艱苦卓絕。
李大開的話語表明了法士特向世界品牌進軍的決心,而在泰國建廠是法士特走向世界品牌的重要的一步,也是滿足海外市場自然需求的表現。面對法士特這個國際化戰略擴張之路風險與挑戰,機遇與希望并存,唯有一點根本不變,技術創新,這應該是法士特成就今天的秘訣,也是挑戰未來的法寶。
自主創新 應戰新常態
“沒有創新就沒有法士特的今天。”李大開如是說。
熟悉法士特的人都很清楚,李大開對科技人員的重視,絕非簡單的口頭承諾。在法士特最困難的時候,企業曾拖欠過普通員工和管理人員的工資,但是,企業沒有拖欠過科研人員的工資。所以在法士特工作的技術人員非常的穩定。
李大開強調,“法士特從上世紀90年代,企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自主研發。即使在2003年,企業在和外方組建合資公司后,仍沒有放棄自主創新。到今天市場占有率超過80%,我們仍然不敢放棄自主創新。”
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三線企業”迅速發展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巨頭,從陜西機械行業的虧損大戶到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和納稅大戶,法士特走過了一條創新之路。李大開介紹。“近幾年我們主要集中精力在科技創新。”
目前,法士特授權專利已達274項,且100%轉化為科技成果實現了產業化,位居全國齒輪行業前列。其中,“鎖銷式汽車同步器”等專利獲美國專利局發明專利授權。公司自主開發的10檔全斜齒變速器、20檔重型變速器以及AMT、AT自動變速器和液力緩速器等一系列輕量化新產品迅速搶占市場制高點,并形成規模發展優勢,成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李大開介紹,“對于自主創新我們一如既往的重視,我們建立了強大的實驗室,生產裝備都是嶄新的,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我們有一大批即將推上市場的新產品,這些產品有AT、MT、緩速器、輕量化變速器、客車變速器、工業減速機等。我們不指望國家巨大的投資把我們拉動,而是通過自己的產品創新創造更多的價值。”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經濟結構優化轉型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尤其是即將進入“十三五”規劃的起點,經濟形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而在進入新世紀以后的15年中,法士特可以說是進入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階段。這種不斷增長既有法士特不斷加強自主創新、產品升級換代的結果,也是國家快速拉動的效應。
對此李大開表示,“進入經濟新常態發展階段,經濟增速放慢,我們一定要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效率。只有這樣,我們的產品才不僅能夠在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得到快速發展,而且能夠獲得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認可,被國際市場真正地接受。”
目前新能源發展的大方向李大開認為,“這是對的。如果依然依靠傳統能源,不可能長期持續供應。所以必須利用新的能源進行替代。我的觀點就是新能源一定要健康、穩定地發展。法士特現在在產品的節能、環保方面推行輕量化,將鐵殼變速器全部更新換代成鋁合金。這樣每臺重型變速器降低重量大約100公斤。同時,我們的產品實行多檔化。大家都知道,擋位越少,耗油越大,所以我們推出10擋、12擋、16擋乃至20擋變速器,這也可以有效地節約能源。另外,我們推行自動化,比如說AMT產品,是專門針對業務不熟練的司機,他們開車時,由于操作不當造成耗油量增高。在換上AMT以后,實現油量控制智能化,節油效果很明顯。”
在排放方面推行國四是符合目前國際、國內發展需要的,法士特在配合國四法規方面,推出了AMT產品,國四必須是電噴發動機,電噴必須通過AMT控制器和發動機連通,在最佳時機選擇最佳轉速、最佳擋位,來為汽車提供前進動力。另外,法士特還推出了緩速器。這樣能為國四發動機安全、環保、降低能耗,提供更多的幫助。
李大開始終強調,“如果說這些年法士特得到了快速發展,我認為最主要的發展途徑就是堅持自主創新,加強知識產權的主動權,才成就了法士特今天取得的優異成績。”
法士特的發展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關心和支持。近幾年間,習近平、胡錦濤、李克強、張德江、李源潮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蒞臨法士特公司視察,對法士特創新發展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目前,法士特集團已經形成了集產學研于一體、國內外市場優勢互補發展的新格局,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研發水平將再上新臺階。李大開表示,“法士特將投巨資盡快建成國家級汽車傳動研究院,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與研發能力;擴大產品范圍,向整個汽車傳動系拓展;在原有重型汽車市場的基礎上,向中、輕卡車、大客車全面進軍。”
李大開強調,“根據中國國情我們繼續推出一系列符合中國市場可靠性強的產品,因為自主創新法士特有了品牌的提升,任何時候我們都會把自主創新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