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臨近,記者發現,一些新聞媒體、網站上頻頻出現高價禮品的廣告,用詞盡顯奢華誘惑,令人不得不警醒廣告背后可能出現的奢靡之風和享樂主義抬頭現象。
在北京長安街附近一家五星級飯店,從擺放出售的月餅禮盒廣告用語中可以看到“豪華尊貴”“富麗堂皇”“重要貴賓首選”等詞匯,極富誘惑力。
在某電商網站還可以看到多款高價大閘蟹禮券正在售賣,價格最高的達1.2萬元,廣告列出了一些中央企業、金融機構的單位名稱,稱其常年服務于大企業客戶,可以“個性化訂制禮券”,號稱是“金秋送禮首選”。一款價格為8888元、10只裝的大閘蟹禮券,其產品詳情中介紹禮品券印刷采用進口UV工藝、燙金工藝、祥云紋飾,內附提貨卡,高貴、典雅、大方,提供矢量企業標識、祝福語、領導簽名,并在廣告語中稱“送領導,前程似錦、領導滿意;送客戶,高端大氣上檔次、業績騰飛”。
此外,有些廣告中稱,購買禮品可提供發票,還可根據客戶需求個性化訂制,甚至可以在禮品冊中加印企業簡介及賀詞頁面。
中央紀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盡管中秋禮品廣告是一種市場行為,但從廣告語的背后可以看到“四風”反彈的跡象,可以發現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對于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還存在觀望心理、等待心理、僥幸心理和逆反心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密切注意當地黨政機關和有關部門借中秋節之機公款送節禮、違規發放福利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情況,嚴防節日公款送禮風死灰復燃。
(《人民日報》 20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