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明
【摘要】隨著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已經倍受關注, 將其引入中學課堂教學已從理論走上了實踐,它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如何最好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上好一堂高效、深刻而真誠的化學課是每個化學教育工作者所思所想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巧用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49-02
(福建省建寧縣第一中學 ?福建 ?建寧 ?354500)
【摘要】隨著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已經倍受關注, 將其引入中學課堂教學已從理論走上了實踐,它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如何最好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上好一堂高效、深刻而真誠的化學課是每個化學教育工作者所思所想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巧用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49-02
深刻而真誠的化學課它是完美的教學必不可少的要件,深刻意味著能夠給學生匠心獨特、別有洞天之感,能夠喚起學生的驚異感和想象力,能夠使學生豁然開朗,真誠就是師生之間坦誠率直,彼此都盡情地表露瞬間的感情和態度,教師能夠真誠的對待學生課堂提出的問題,給學生滿意的回答,學生就會敞開心扉,向教師說出自己聽課時的一些困惑,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并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以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設計深刻而真誠的課堂教學模式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改變“一言談”行為
現在許多教師經過學習培訓都能很好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但有的教師養成“一言堂”的教學行為,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教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但有的教師上課甚至用多媒體上的視頻實驗來代替學生的探究實驗和教師的演示實驗,完全忽略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方法的體驗;強調了課件的視覺效果而忽略主要內容的強化,整堂課下來沒有一個板書,課件眼花繚亂地看完,學生卻沒有掌握到多少知識,有的學生連這節課的重點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認為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同時,不能完全拋棄傳統教學方法中的所有東西,如一堂課的板書是一定要設計的而且還要體現這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所以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教學,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二、改變多媒體教學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作風
使用多媒體為教學注入了許多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過于抽象、死板單調的知識點和教學難點迎刃而解,教師在感到驚喜之余,往往對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效果,比如動畫、聲音、特效等愛不釋手,將它們統統都用到教學中去,使自己多媒體課件每次點擊鼠標都會發出聲音,產生動畫,學生看的眼花繚亂,聽得心里厭煩,這樣不僅沒有起到呈現知識點的作用,反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無關的聲音和動畫上去,嚴重地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信息技術輔助化學課堂教學主要適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物質抽象的微觀世界
初中化學第三章主要從微觀方面了解物質的結構,學生對于微觀世界的認識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教師也很難用形象的語言描述,這時可以通過動畫進行模擬教學,把抽象的理論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可更好地處理教學難點,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比如在講化學反應的本質時可以水電解為例利用Flash軟件的幫助制作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氫原子重新組合構成氫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構成氧分子的過程,學生通過動畫模擬形象地了解了化學反應的過程原來是構成物質的分子發生破裂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學生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從抽象到具體,從理性到感性認識再上升到更高層次的理性認識。
2.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一些疑難實驗的教學和放大實驗現象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受學校的實驗條件(如儀器、藥品)限制不能做,或實驗結果不理想、不明顯,或不適于課堂演示,更不適于學生操作的實驗,這些實驗我們把它叫做疑難實驗。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些教材不要求的疑難實驗,但它們對學生整體知識的理解又是不可缺少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視頻播放疑難實驗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如初三第四章燃燒與滅火中的粉塵爆炸實驗,因為本實驗對面粉要求很干燥才能爆炸成功,我做過幾次發現成功的幾率不大,且該實驗在教室里進行也危險,所以我就采用教學材料中的實驗視頻來播放,這樣學生既看到了實驗又可保證成功,還可避免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發生。
化學教學中教師的演示實驗和操作示范都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般現在的教學班級規模都較大,中后排、邊座學生往往難以清晰地觀察到實驗的操作、現象和示范動作,大大挫傷了這些學生對實驗觀察的積極性。這時可利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實驗現象提高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使用實物投影儀可以使學生當場看到教師的現場演示及“實況直播”,這樣就可以照顧到全班的同學了,演示實驗才能過到它的目的。
3.利用信息技術擴大課堂容量上好一堂復習課
老師感到復習課難上,學生感到聽復習課沒勁,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復習課效益低下。在較短時間內,要把容量大、覆蓋面廣的化學知識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網絡化,有機地儲存在學生頭腦中,要達到這些目標就必須使用多媒體進行復習,這樣才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應用媒體進行復習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⑴提高課堂容量,減輕師生負擔。⑵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記憶效果:有些習題的設計可通過創設情景得出,所以形象、生動,感染力強,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記憶也特別深刻,學習的效果較好。⑶有利于資料積累,事半功倍:特別是總復習時應用多媒體進行復習課,可把前幾年高考的一些有關該知識點的考題呈現出來,使學生了解高考對于本知識點有哪些考法。
信息技術應用于化學教學是一項重大變革,但對信息技術在化學課堂中的使用要有選擇性,不能每堂課都離不開多媒體教學,因為教學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過程。這個過程不只是傳授知識,還有方法的啟迪和技能的培養,更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不是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就能達到和代替的。必須指出的是,在這場變革中,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應該客觀地認識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化學教學的特點,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在符合學科教學規律的前提下注意信息技術的切入點,恰當地使用,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這樣才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創設一堂高效、深刻而真誠的優質化學課。
參考文獻:
[1]《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
[2]《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3]《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