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雷 范存暉


【摘要】目的 調查淄博市中學生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及錯牙合畸形的認知程度展開調查。 方法 隨機抽取淄博市中學生1023人進行臨床檢查,以Angle分類法進行分類,以個別正常牙合為標準進行本次調查。 結果 淄博市中學生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為53.4%,AngleⅠ類錯牙合比例最高。結論 淄博地區進行早期口腔健康教育宣講,普及錯牙合畸形的防治知識非常重要。
【關鍵詞】錯牙合畸形 ?患病率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74-01
錯牙合畸形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之一,與齲病、牙周病并列為口腔的三大疾病[1]。其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差別較大(29.8%-83.19%)[2],淄博地區位于山東中部,其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情況尚缺乏數據報道,對此筆者對淄博地區中學生錯牙合畸形患病率進行調查。
1.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對淄博地區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抽取調查對象1023人,年齡為13-1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5.5歲。其中男生492人,女生為531人,均為恒牙列,排除正在正畸治療或已經治療的學生。
1.2 方法 ?本次流行病調查按照統一的調查方法進行,調查者由口腔正畸學專業教師及研究生組成。在檢查之前對調查者進行標準一致化檢驗,達到規定要求后,調查者在自然光下對受檢查者在學?;顒邮覂冗M行口內檢查及問診和分發調查問卷,并對受檢查者口腔情況進行記錄。記錄時做到準確無誤, 將調查結果整理分類并輸入計算機, 建立數據庫, 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本次調查者中,個別正常牙合占372人,占總被調查者的36.4%,,錯牙合畸形占651人,占總被查者的63.6%。在受檢查者的錯牙合畸形中,AngleⅠ類錯牙合比例最高,為435人,占錯牙合畸形的67.0%(見表1)。在錯牙合畸形中, 錯牙合的各類臨床表現以深覆牙合、牙列擁擠及深覆蓋比例較高, 分別為36. 4% 、27.8 % 和18.4%。問卷調查通過整理分析后顯示, 其對錯牙合畸形的認識率較低。
2.1個別正常牙合、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 ?本次調查者中,個別正常牙合占372人,占總調查者的36.4%,其中男生176名,女生196人,錯牙合畸形占651人,占調查者的63.6%,其中男生303人,女生348人。通過統計學對比分析(x2檢驗),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P>0.05)。
2.2 ?按Angle錯牙合分類法對受調查者檢查 ?按照Angle錯牙合分類法對受調查者恒牙進行檢查,其中AngleⅠ類錯牙合比例最高,為435人,占錯牙合畸形的66.8%,其次為AngleⅡ類,Angle Ⅲ類所占比例最小(見表1)。
表1 ?Angle錯牙合分類法構成比例
2.3 ?在各種錯牙合畸形的臨床表現中, 深覆牙合比例最高為36.4 % ; 其次為牙列擁擠, 為27.8% ; 而上頜前突比例最低, 為0.30 %(見表2)。
表2 各類錯牙合及構成
2.4調查問卷分析 ?對受檢查者發放調查問卷1023份,收回問卷1023份(無效問卷26份,有效問卷為997份),其中去口腔醫院或社區曾經接受過口腔衛生宣傳的為108人,在調查問卷中錯牙合畸形的認知率為46%。在錯牙合畸形的651人中,未進行治療主要原因為:①自己未意識到自己的口腔問題,從來沒有想過要進行正畸,占33.5%。②害怕疼痛,占22.2%。③沒有時間去治療,占17.4%。④擔心帶矯治器后被別人嘲笑,占13.8%。⑤害怕拔牙,占8%。⑥經濟原因,占4.6%。⑦其他0.5%。
3.討論
錯牙合畸形的發病率在國內外的許多報道中差異甚大,在國內為29.8%-83.19%[2],在國外為28%-90%不等[3]。主要是因為在調查過程中標準不統一造成的。2000年我國組織一次統一的錯牙合畸形的調查,制定了統一的表格,本次調查以上述全國性的錯牙合畸形的調查表格以及個別正常牙合和Angle分類法為標準[4],并將Ⅱ類深覆蓋,Ⅱ類深覆牙合,Ⅰ類擁擠均列為其中。本市的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為63.6%,在我國的患病率中位于中等偏上的區域,特別是深覆牙合占到錯牙合畸形人數的36.4%,高于甘肅藏族等地區的12.87%[5],究其原因,主要是淄博部分地區主食煎餅,煎餅質地韌,硬度高,容易使人造成內傾性深覆牙合所導致。
在本次調查中,不少中學生對異常牙合不能正確的認識,不知道其危害性,不知道如何進行治療,說明本市口腔正畸及口腔健康宣傳教育工作還需更上一層樓,因此,我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口腔疾病的防治教育,提高大家對錯牙合畸形的認識,降低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提高全市人民的口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小英,張惠英.口腔陋習早就兒童牙頜畸形[J].山西預防醫學雜志,1996,5(3):205-206.
[2]周秀沖,詹淑儀,葉長根,等.恒牙列錯領的調查.華西口腔醫學雜志,1985,3(8): 168-172.
[3]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48-78.
[4]傅民魁,劉侃,林珠,等.口腔正畸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6-48.
[5]王軍,粟震亞,任衛平,等.甘肅藏族1111名青少年錯牙合畸形流行病學調查及發病因素分析[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7,23(5):744-746.
作者簡介:
范存暉(通訊作者),碩士研究生導師, 副教授。
張豐雷,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