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 李順祥 曾嶸 嚴建業 杜可 廖端芳
【摘要】隨著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走過了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的 30 余年不平凡歷程,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迅速發展和長足進步。但是我們近來發現高質量的研究生人才卻越來越少,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導師自身的原因決不可忽略。因此,我們必須從導師自身做出改變,才能提高研究生質量,為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作出貢獻。
【關鍵詞】導師建設 ?研究生 ?研究生質量
【基金項目】本文受南華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JG033)及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湘教通〔2014〕101號-218】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84-01
研究生教育肩負著為國家現代化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重任。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卻在日益下滑。而在我國的研究生培養中導師發揮著巨大作用,因為在大多數高校中實行的是導師責任制。本文從導師制的歷史演進出發,剖析研究生培養機制中導師的功能及其缺陷,探討如何發揮導師在提高研究生質量中的作用。
一、導師制的歷史演變
導師制是伴隨著研究生教育的產生、發展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的。我國導師制借鑒了西方研究生培養模式,經歷了單一導師制向一主多輔導師制為主的發展歷程。根據指導人數和發揮作用的不同,可將導師制劃分為單一導師制、一主多輔的導師制和聯合導師制三種類型[1]。此外,導師不但要承擔培養研究生的任務,還要承擔部分資助的責任。
二、舊研究生培養體制的弊端
1.導師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
一方面,導師職責中包含了研究生的招生與錄取。然而實際操作中,研究生的錄取基本由研究生處和學院負責人統一包辦,導師沒有發言權;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獎學金、助學金都由學院和學校研究生管理人員決定,導師也無權過問。事實上,賦予導師的只有培養研究生的責任和義務,卻享受不到應有的權力。根據管理學原理,權力與責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兩者應該匹配,因此無權力的責任是不能被很好地履行的。
2.導師和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培養出的研究生普遍存在綜合素質不高、科研能力不強和創新能力缺乏的狀況。原因有二:(1)部分導師知識結構老化,外語水平不高,不能及時汲取國內外新知識和接受新理念,從而無法跟蹤學術前沿。(2)部分導師缺乏追求科學、追求創新的學術理念,缺乏將發現、培養和扶植優秀學生視為教師天職的教師職業道德[2]。
三、如何充分發揮導師在提高研究生質量中的作用
(一)導師應加強自我反思
1.對教育理念的反思
要提高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導師首先要在教學理念上實現轉換和提升。導師需要吸收先進的教學思想,其中包括吸收后現代教學理念中的有益成分[3]。作為導師,在“傳道”、“授業”和“解惑”的過程中,還要時刻警惕自己、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真誠。真誠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所應備的品質,更是教師應有的美德。作為研究生導師,也不應把自己看作是真理的化身,而將學生看作是接受知識的倉庫。
2.對知識更新的反思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的知識不斷產生并迅速傳播,研究生的教學內容也必須不斷更新。在研究生教學中,教學過程的探索性一定需要內容的前沿性來保證。如果教學內容陳舊,就必然使他們感到教學索然無味,并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導師應該及時“充電”,補充新知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將本學科最前沿的知識融入課程內容之中,使教學內容不斷地豐富和充實。
3.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具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容易使教學失去生機與活力,同時還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導師和研究生都是課堂教學言說的主體,都具有支配課程教學話語的權力。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共享教學話語權力的、平等對話和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建構個人知識的過程。導師在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他們在課堂上的話語權力,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對話”,使研究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
4.對師生關系的反思
“平等民主、情感交融、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一直是我們向往追求的理想。一般來講,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態度。教師要尊重學生以及研究生的個性發展,這樣才能為改善師生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優化導師業績制度
目前,高校對導師業績的審核評定已經到了非常細化、量化的程度。但是,這種評審制度忽視了兩個問題:學術科研活動的不可預測性和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職能。前者過于強調產出而創新乏力,容易使得高校的教師成為科學管理下的高效率生產工人;后者使得教育在導師心目中的地位每況愈下,而長期使用的按研究生數量而非質量計算的績效制度更加劇了這一趨勢。因此,在導師業績評定制度上,應該將其培養的研究生質量作為最主要的指標之一[4]。這樣,導師才能更加關注導學關系。優秀的導師不僅自己要成為大師級人物,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出大師級的學生。
(三)加強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導師與研究生之間關系不和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兩者缺乏應有的溝通與交流。一些研究生在學習和科研工作過程中,總感到導師對自己不了解、不理解,與導師有一種隔閡感,感到來自導師的壓力比較大。而實際上,導師的有些語言和行為是無意的。只要研究生多與導師溝通和交流,在熟悉導師的同時讓導師盡快地了解自己,導師與研究生之間就能夠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5]。而實際上研究生與導師的每一次接觸,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過程。只有研究生與導師之間交流順暢,師生之間的指導與學習關系才能融洽和發展。
四、結論
學生是學習新知識的人,研究生是研究新知識的人。既然研究生是有別于本科生的群體,無論是研究生管理部門,還是導師和研究生這兩個群體都應當走出本科教育教學的框架。徹底轉變管理方式和教學方法。作為導師,應該深刻認識其與教師的區別,認真履行導師職責,并正確處理導師與研究生的關系,逐步推行自學答疑式、討論式、研究式等以研究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研究生是國家科研事業的后備力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質應作為研究生培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導師責任制下,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導研究生遵守科研道德,保持科研動力,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科研能力,從而切實有效的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武毅英.對我國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現狀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9):65-70.
[2]夏士雄,王志曉. 導師團隊的研究生培養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1(1)65-67.
[3]周曉芳.現代中外研究生導師制度比較——兼論對我國研究生導師制度的啟示[J].當代經濟論壇,2010(3):117-119.
[4]夏玉成.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思考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5):28-31.
[5]雷世富.研究生社會實踐中參與各方的利益沖突與協調[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3):13-16.
作者簡介:
覃麗(1977-),漢族,湖南常德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留美歸國學者。主要從事藥理學本科及研究生教研和管理。
(1.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湖南 ?長沙 ?410208 ?2.南華大學藥物藥理研究所 ?湖南 ?衡陽 ?421001)
【摘要】隨著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走過了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的 30 余年不平凡歷程,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迅速發展和長足進步。但是我們近來發現高質量的研究生人才卻越來越少,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是導師自身的原因決不可忽略。因此,我們必須從導師自身做出改變,才能提高研究生質量,為我國的研究生教育作出貢獻。
【關鍵詞】導師建設 ?研究生 ?研究生質量
【基金項目】本文受南華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JG033)及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湘教通〔2014〕101號-218】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