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出生,山東棗莊人。先后修業于中國國家畫院花鳥畫高級研究班高卉民工作室、中央美術學院張立辰中國寫意畫高級創作研究班、教育部首屆中國寫意畫博士課程班。現為山東省中國畫學會會員、山東省花鳥畫藝委會委員、九三學社社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岳黔山藝術工作室助理導師。
《藝術沙龍》:您怎樣評價“70后”“80后”畫家的藝術創作?
白清龍: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大多數畫家科班出身,有西畫基礎,讓藝術創作變得多元化,利弊共存。
《藝術沙龍》:您覺得“新水墨”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嗎?如何看待“新水墨”的發展?
白清龍:能否成為主流在于作品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藝術家們的共識。決定性因素取決于作品本身。
《藝術沙龍》:怎樣理解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關于時代性,您有什么看法?
白清龍:傳統和創新是并行的。往往與這個時代表面上格格不入的,有時恰恰是時代性。
《藝術沙龍》:您更在意市場認可還是學術認可?
白清龍:學術和市場我都懷疑。
《藝術沙龍》:請聊聊您最喜歡的藝術家。
白清龍:很多,最喜歡的很難確定。但我更關注作品本身,而不是某某名號。
《藝術沙龍》:媒體宣傳對您有意義嗎?您覺得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網絡等哪種媒體更適合展示您的作品?
白清龍:對于各種媒體,隨遇而安。我更關心自己的作品是不是我想要的。
《藝術沙龍》:您訂閱期刊嗎?近期關注的報刊有哪些?
白清龍:很少。
《藝術沙龍》:您認為互聯網對自己最大的好處是什么?
白清龍:需要的不需要的,好的不好的,都在那兒。一個人在當下,想“坐井觀天”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藝術沙龍》:您經常在網上購物嗎?有作品在網絡上成交嗎?
白清龍:當然。當然。
《藝術沙龍》:相比隨時可被刪除的電子郵件、140字的微博、符號化的短信,手書信件在當下已具有了別樣的意義。如今,您還會提筆寫信嗎?
白清龍:書案上時常放著幾冊隨時研習的精美手札。很懷念過去時常寫信的那些年!慶幸我還留有些許舊函。
《藝術沙龍》:對未來一段時期的創作,您有何打算?
白清龍:順其自然,有感而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