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召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再次被深化。
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表示,今年要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再砍掉一批審批中介事項,再砍掉一批審批過程中的繁文縟節,再砍掉一批企業登記注冊和辦事的關卡,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收費。
據了解,推行簡政放權工作兩年多來,這樣的“砍掉”動作已經成為常態。據統計,我國原有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經過兩年多的簡政放權,已經拿掉了798項。資質資格認定和評比達標表彰事項大幅減少。中央層面取消、停征、減免400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近千億元。
審批“當關”、公章“旅行”、公文“長征”……社會上,有人給這些審批亂象起了形象的外號,而這些外號也出現在了這次電視電話會上,中央希望下大力氣解決這些亂象。
那么,該如何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
李克強總理給出了方向,那就是要開門搞改革,從政府部門“端菜”變為人民群眾“點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反映突出問題入手。
據報道,簡政放權將大大降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門檻,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我國經濟轉型的兩大新引擎之一。
(《中國青年報》 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