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正進入爬坡過坎的階段,亟須深化改革釋放活力。而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扎緊籬笆守好倉門,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國資系統紀檢監察機構而言,必須對紀律問題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決不能養癰遺患、放任自流。
國資委紀委、駐委監察局近期增設1個紀檢監察室和1個信訪案管室,執紀監督人員占到80%,進一步聚焦監督執紀問責的本職。有媒體報道,今年3月至少有15名央企和地方國企高管被查,平均每兩天一個。而在剛剛過去的4月里,這個頻率變得更高。
對堪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石的國有企業而言,全面從嚴治黨不僅不是例外,從嚴治企還必須升級加碼。如何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是國資系統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去年4月至10月開展的查辦腐敗案件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中,國資委便是8個試點地區和部門之一。按照“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必須向上級紀委報告”的要求,國資委積極推進試點工作,不斷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據統計,2014年,國資委和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接受信訪舉報24048件次,同比增加50.1%;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2345件,同比增加86.9%;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54人。
在國資委紀委印發的《關于加強反映問題線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國資委要求各中央企業加強問題線索管理,對2003年以來受理的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不留死角。
(《中國紀檢監察報》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