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春
當(dāng)年女兒出生以后,老公就開始對女兒的安全問題滿懷憂慮,他半開玩笑地說:“以后等女兒讀大學(xué)了,我就辭職跟著去女兒讀書的城市打工,女兒談戀愛我就在后面跟蹤……”
生女兒的家長最擔(dān)心的莫過于孩子的安全問題。翻翻報紙,不時看到校長、老師、熟人性侵幼女的新聞。我覺得安全問題固然要重視,但也不能因此把女兒栓在身邊,與其防,不如讓女兒多歷練,最好早日歷練出一雙慧眼識黑白。
我告訴女兒,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居多。在保證安全的前提,我讓女兒學(xué)著多跟陌生人打交道:在外就餐,讓女兒自己找服務(wù)員要碗碟;外出找?guī)屌畠鹤约合蚬ぷ魅藛T打聽……我會告訴孩子,如果需要幫助,恰當(dāng)?shù)亩Y貌用語會讓自己不容易被人拒絕,如果在公共場所找?guī)泶┲品墓ぷ魅藛T會比路人更有耐心給你指路,因為這是他的職責(zé)所在,而且他對這里的情況也會比路人甲路人乙更熟悉……去年我們一家人到貴州馬嶺河旅游,最后孩子陪著奶奶坐纜車,我和老公步行上來,因為道路不同,兩撥人失去了聯(lián)系,而奶奶的手機剛好因欠費停機了。正在我們焦急不安的時候,女兒借了工作人員的手機打來了電話。過后,我們都為女兒碰到問題能夠自己尋求幫助而感到欣慰。
如今女兒在周末喜歡跟著奶奶看電視上的法制節(jié)目。一開始我還有點擔(dān)心會不會對女兒帶來負(fù)面影響。但看得多了,女兒儼然經(jīng)驗十足,往往在真兇還沒有揭露的時候,就非常肯定地說應(yīng)該是誰誰干的,因為上期有類似的節(jié)目也是鄰居因為啥啥理由殺了人。嗨,人家仿佛已經(jīng)“火眼金睛”了。有時候趁熱打鐵,我也跟女兒就案例進行一下“受害人為什么會被傷害以及如何防范”的探討,目的還是希望她能夠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希望她有一天離開我們獨立生活的時候能夠保障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