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醫李時珍主張春季食物 “雜合而食”的原則。
甜味補脾
肝屬木,脾屬土,土木相克,春天肝旺會傷及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化解的方法是多吃些甜味的飲食,如大棗、山藥、桂圓等,補充人的脾胃之氣。
吃酸養肝
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因此要適量吃一些酸性食物。常見的酸味水果有酸棗、梅子、檸檬、菠蘿等。
溫補陽氣
春天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牛肉、羊肉、土豆等,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
味淡滋陰
冬季人們習慣于進補,膏粱厚味進食較多。春天里,這種習慣應向清淡的方向轉變,多食蔬菜是春天的養生要訣,如菠菜、韭菜等。
野味解毒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野菜盛產的季節,在春天野菜當令的季節多吃一點,如薺菜、馬齒莧等,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生命時報》20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