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這個曾經的“1111光棍節”,近幾年在馬云旗下淘寶、天貓的推動下,已經發展成了網民們的一次盛大的網購節日。今年是阿里巴巴第七年舉辦雙11購物節,2009年第一年雙11交易額5200萬元,2010年交易額增至9.36億元,2011年成交52億元,2012年成交191億元,2013年成交達362億元,2014年成交額571億元。而今年,這個數字再創新高,11月11日當天交易額達到912.17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雙11成交額提升近60%,其中移動端交易額626億元,占比為68%。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這說明雙11已深入人心,反映了消費者的力量,也反映了互聯網的力量。
具體來看,2015年天貓雙11開場僅用12分28秒,交易額就超過100億元。在零點剛過的第5分01秒,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交易峰值達到8.59萬筆/秒,是去年雙11峰值3.85萬筆/秒的2.23倍。
開場后7小時45分42秒,天貓雙11交易額突破417億元,超過2014年美國感恩節購物季線上交易總額。據comScore數據,2014年美國感恩節購物季(包括感恩節、黑色星期五、感恩節周末、網絡星期一)五天在內的網絡成交額為6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7億元)。
隨后,在11月11日的當天中午11點50分,天貓的交易額突破了571億元,打破了2014年雙11的全天交易額紀錄。
11月11日17點28分,天貓雙11交易額突破719億元,超過了去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394億元,日均718.88億。
關于暫停紙質雜志發行的那點碎碎念
這一期是《電腦迷》雜志紙質刊的最后一期。小編第一次接觸到這本雜志,還是一個學生,那個時候互聯網并沒有這樣發達,想要了解電腦、游戲和軟件的相關知識信息,在每個月初、每周一定期購買一大堆IT雜志是當時最好的渠道。如今小編已經從當年的讀者變成了一個小編,依舊懷念青蔥歲月購買雜志和報紙的那份喜悅。從《電腦迷》沒有刊號還是一本“隨光盤附送”的雜志開始,到2003年拿到正式刊號,再到如今,《電腦迷》已經走過了風雨十幾載,在讀者和廠商的支持下,《電腦迷》曾經也是發行量最大的IT光盤雜志。
時過境遷,未來屬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媒體的屬性正在慢慢改變,新媒體、自媒體以強大的力量改變著媒體行業的格局,對傳統媒體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小編也意識到,作為一本平面雜志,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已經不能很好地和讀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已經無法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提供具有時效性的信息。這一切需要改變,需要蛻變。
停止紙質雜志的發行并不代表《電腦迷》的消失。小編將繼續在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網站等數字化平臺上為大家提供各種真實可靠新鮮有趣的IT科技內容,這對于我們是挑戰,也是鞭策。
所以,歡迎關注《電腦迷》的官方微信(cpcfan)、微博(@電腦迷cpcfan)、今日頭條訂閱號(電腦迷)。也歡迎關注小編的微信(Squalldy)、微博(@squalldy)。未來,我們在互聯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