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
刷榜的緣起
刷榜這個概念大約是在2011年時興起的,那時候多數刷榜公司都還在北京,然而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經擴散到了上海。最初的手游刷榜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一間民房、幾個人和幾十臺電腦,使用幾個簡單的軟件就能完成刷榜工作,這種簡單粗暴的刷榜手段相當有效,每秒鐘可以模擬App Store上10 000次下載行為,從而達到改變手游在App Store中的榜單排名。
因為蘋果對于App Store的榜單排名算法會定期修改,刷榜者們只能針對新算法進行修改刷榜方式,蘋果與刷榜者的博弈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刷榜的手段經歷了自主刷榜改變手游排名,到給競爭對手刷差評降低對手產品排名,再到最近讓業內人士談“刷”色變的“被”刷好評。刷榜的難度難度越來越高,刷榜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刷榜的性質也已經改變,不再是單純的競爭,而是發展成為了損人利己的惡性競爭。
新玩法帶來恐慌
隨著App Store中國區在2014下半年開始打擊榜單操縱和虛假評論,并將違反開發者條例的應用清除榜單,甚至于關停相應開發者的賬號,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相關的刷榜產業鏈慘淡經營。盡管蘋果對于刷榜等行為的打擊政策如此嚴厲,如今的手游廠商們也不敢放棄刷榜,因為放棄刷榜就意味著產品沒有關注度,也意味著沒有收入,所以刷榜公司們依舊低調地刷著榜,只是相比原來一些公司選擇了更加安全的方式,只刷到免費榜Top50。那么想要進入Top25、10甚至是Top5怎么辦呢?聰明的刷榜公司開始利用App Store的規則“漏洞”:管好不管壞,開發出了刷榜的新玩法—給競爭對手“刷好評”。
被新玩法迫害的經典案例就是網易旗下的手游《魔天記》。《魔天記》自5月6日在App Store上架至5月16日從App Store榜單消失,11天時間里一共收到了1 993條評論,5星好評數為1 696條,這好評多得十分的異常。在這11天時間中有4天時間游戲收到的5星評價超過了300條,而且多數5星評價只有“好”和“好玩”兩字,這些評論的玩家名字也明顯感覺出來是隨意起的。正是這異常的5星好評數量以及詭異的評論,讓給蘋果將《魔天記》定義為惡意刷榜而將其在App Store榜單中除名,也正是這次事件讓業內發現手游刷榜又升級了。接下來還有多款產品因為類似“被刷好評”而被蘋果除名甚至下架,事態可謂是一發不可收拾,那么這次事件的收益者是誰呢?答案很明顯,受益者就是排名在這些被除名和下架的游戲之后的游戲們,所有排名靠后的游戲都因此得到了排名的提升。這樣被害者很難抓出幕后黑手,而且被害者也很難自證清白讓蘋果相信那多出來的5星好評和下載,自己沒有動機去參與。
在蘋果的矯正機制下,“好評”一刷,再大的品牌、再高的品質也要被迫棄甲倒戈。蘋果App Store不讓刷好評,那么幫對手刷好評就不涉及違規,但這往往讓競爭對手有苦說不出,導致的結果可能會是直接刺激對手,有可能也使出同樣的手段,這別無他法的“無奈”之舉造就了行業內的惡性競爭。游戲廠商們人人自危,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被“刷”崩盤是誰都不想見到的
現在的國內手游市場競爭環境太復雜,榜單排名對于各大手游廠商來說太重要了,產品的差評需要注意,如今連好評也要注意了,但最重要的是手游廠商們已經離不開刷榜公司了。不為自己的游戲刷榜如何能取得好的效績?雖然每年大幅增長的刷榜費用讓各大廠商也是叫苦不迭,然而該刷還得刷。有錢的廠商繼續砸錢刷榜,沒錢的廠商就“幫著對手刷好評”,將對手刷出榜單,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自己的游戲活下去。
國內手游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拼資源、拼財力的時代,小的游戲廠商想要活下來就得想辦法改變行業中的某些規則,反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現在的手游市場可謂是成也刷榜,敗也刷榜,雖然最近有手游廠商自發成立的手游反黑聯盟來提倡禁止行業惡意競爭,可是這樣的風氣一旦出現,再想要將其完全扼殺基本是不可能的了。若是繼續這樣惡意地“刷”下去,市場的崩盤是可想而知的,這也是大家都不想見到的。
刷榜肯定還會繼續,但如何刷下去是手游廠商們自己決定的,是崩盤還是規范市場,如今的手游市場已經讓人看不那么明白了。
寫在最后
刷榜可以看作是國內手游從業者急功近利想法的縮影,但想要成功,刷榜的確是一個捷徑,但它帶來的惡劣影響卻沒有多少人去認真反思過。這次被刷榜事件或許能讓業內人士冷靜下來,認真想想刷榜之路今后應該怎么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