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云
桌面是眾多快捷圖標的棲息地,在同惡意程序的較量中,桌面也難以獨善其身,惡意程序會通過使用竄改、替換等各種非法手段,在桌面上放置外觀頗能迷惑人的非法圖標。當無辜的用戶雙擊此類圖標后,就會誤入其精心預設的惡意網站中,從而招來病毒木馬的襲擊。我們當然不能任由這些流氓圖標在桌面上為非作歹,必須采取各種防御方法,將其徹底從桌面上驅逐出去!
清除黏在桌面上的“牛皮癬”圖標

有時,我們會發現桌面上出現一些奇怪的圖標,當雙擊這些圖標時,就進入在線游戲、廣告宣傳甚至是內藏木馬病毒的惡意網站。但是,使用普通的方法,根本無法將其刪除,這些賴在桌面上的垃圾圖標實在讓人厭惡。其實,這些“牛皮癬”圖標之所以難以對付,關鍵是其對注冊表做了手腳。
運行“regedit.exe”程序,打開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分支,在其下存在很多子鍵,其名稱實際上是CLSID字符串。它們和桌面上的圖標存在對應關系(如圖1)。當然,這里顯示的只是和桌面圖標對應的CLSID名稱,其具體的配置信息其實是保存在“HKEY_CLASSES_ROOT\CLSID”分支中的。對其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子鍵與正常圖標是一一對應的。但是,依次打開其中最后幾個子鍵,發現其右側內容為空,就說明其和桌面上的垃圾圖標存在關聯。記下該子健CLSID名稱(例如“{93163F2E-6B9C-8276-AF59-A1EBE3392799}”,之后將其刪除。
接下來選中“HKEY_CLASSES_ROOT\CLSID”,點擊Ctrl+F鍵,在其中搜索上述CLSIS值,找到相關子鍵,將其一定刪除。然后刷新桌面,就會發現與其關聯的流氓圖標消失了。按照同樣的方法,可以清除所有的流氓圖標。當然,也可以在QQ電腦管家中打開“電腦診所”窗口,點擊桌面圖標按鈕,在彈出窗口中點擊“桌面圖標刪除不了”項,點擊“修復”按鈕,QQ電腦管家會自動分析桌面圖標信息(如圖2),單擊“進入全屏模式”按鈕,勾選無法刪除的圖標,點擊屏幕右下角的確定按鈕,將其導入到刪除列表中,點擊下一步按鈕,這些討厭的快捷圖標就會徹底消失。
利用權限,為桌面圖標巧加鎖
對于自己精心布設的桌面,我們最討厭別人隨意刪除或者添加快捷圖標,將桌面搞得混亂不堪。其實,只要利用系統提供的權限設置功能,就可以將桌面圖標徹底保護起來。例如,對于Windows 7來說,當前的用戶名為“feiyun”可以創建多個賬戶,在“C:\Users\feiyun\Desktop”文件夾中保存的是當前用戶的桌面內容,在“C:\Users\公用\Desktop”中保存的是公用用戶的桌面內容。在別人使用您的電腦之前,在“C:\Users\feiyunDesktop”的屬性窗口中打開“安全”面板,在其中點擊“高級”按鈕,在彈出窗口中確保取消“包括可從該對象的父項繼承的權限”項的選擇狀態。

點擊“更改權限”按鈕,在權限項目列表中選擇“feiyun”賬戶名,或者點擊“添加”按鈕,添加所需的賬戶。點擊“編輯”按鈕,在權限設置窗口(如圖3)中的“允許”列中取消“創建文件/寫入數據”、“刪除子文件夾及文件”、“刪除”、“更改權限”等項的選擇狀態。對于“C:\Users\Publish\Desktop”文件夾,執行同樣的權限設置動作。這樣,當其他人在本機上操作時,就無法在桌面上進行創建、刪除、更改圖標等操作,保護了桌面圖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當您使用時,取消上述權限約束,就可以正常操作桌面圖標了。
為合法圖標穿上“防護衣”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借鑒上述“牛皮癬”圖標的創建技術,反其道而行之,將其使用到保護合法的圖標的“正道”上。例如以保護迅雷快捷圖標為例,運行注冊表編輯器,在“HKEY_CLASSES_ROOT\CLSID”分支下創建一個合適的CSLID子鍵,名稱可以隨意設置,例如“{2EE3F720-6CE7-98A8-AA8F-901AD79A0DAF}”。在該子鍵下依次創建“DefaultIcon”(顯示桌面圖標)、“Shell”(該圖標右鍵菜單)、“ShellFolder”(右擊信息)等項。選擇其中的“DefalutIcon”子鍵,在右側窗口雙擊“默認”鍵值名,將其內容修改為“%SystemRoot%\system32\Shell32.dll,192”,表示使用“Shell32.dll”動態庫中指定序號為192的圖標為其顯示圖標。當然,您可以為其選擇其他的圖標。之后在上述“Shell”子鍵下創建名為“安全啟動”的子鍵,當然,其名稱可以隨意設置。
在其下再創建名為“command”的子鍵,選中“command”子鍵,雙擊其右側的“默認”鍵值名,在其中輸入迅雷程序路徑信息。在上述“ShellFolder”子鍵右側窗口中分別創建“Attributes”(DWORD類型)、“HideOnDesktopPerUser”(字符串型)、“HideFolderVerbs”(字符串型)、“WantParsDisplayName”(字符串型)等鍵值名,其中的“Attributes”項的數值為0,其余項的內容為空。下面執行最后一步,打開“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分支,在其下創建名為“{2EE3F720-6CE7-98A8-AA8F-901AD79A0DAF}”的子鍵,并將其默認值設置為需要的名稱(例如“安全的迅雷圖標”等)。這樣,在桌面上就會出現無法刪除的快捷圖標了。
識破危險的“文本”圖標
在網上沖浪時,最擔心的就是誤入黑客精心布設的惡意網站。對于這些惡意網站,我們警惕性一般比較高,總是想方設法避開陷阱。但是,如果某天在您的桌面上出現了某個文本文件圖標,名稱看起來也沒有問題(例如“聯系信息”等),估計您會放心地雙擊打開,但是,接下來很可能會自動進入一個惡意網站,讓人在毫不知情中中招。
其實,這種看似正常的文本圖標絕非善類,而是黑客精心設置的虛假文件。即使您打開文件夾選項窗口,在其中的“查看”面板中取消“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項的選擇狀態,都無法看到其真實身份。而且,在該假冒的文本文件右鍵菜單上點擊“打開方式”項,卻無法使用記事本打開。使用WinHEX這款強悍的編輯工具打開這個所謂的文本文件,在右側的ASCII區域可以清晰地看到該文件的真實內容,里面的網址明顯是掛馬網址(如圖4)。在WinHEX的文件名稱標簽上顯示其完整名稱,其后綴卻是“.url”,這類文件是不會顯示擴展名的。

在WinHEX中點擊菜單“文件”→“另存為”項,將文件名稱修改為“真實內容.txt”。這樣,就可以直接使用記事本了解其真實內容,其中包含了一些代碼,經過分析,前四行中的“BASEURL”和“URL”欄定義的目標惡意網址,當用戶雙擊該文件后,就直接進入了該頁面,毫無疑問,其中包含了木馬等惡意程序。第五句中的“Modified”字樣可能是修改屬性的意思,用來修改上述內容的屬性信息。第六行和第七行是使用系統路徑中的“shell32.dll”中包含的圖標信息,來偽裝該文件圖標,其中第70號圖標對應的就是TXT圖標。
所以,一旦發現看起來很像TXT、Word等類型的文件,而且使用正常方法無法顯示其擴展名,同時其名稱頗具迷惑性,最好使用記事本或者WinHEX等工具將其手工打開,來充分了解其內容。其實,要想查看這類特殊的文件類型,還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只需在CMD窗口中切換到目標路徑下(例如“C:\Users\用戶名\Desktop”),執行“dir /a”命令,就可以讓其擴展名顯露無遺(如圖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