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蓬蓬
摘 要: 綜合性系統開發課程以企業的典型項目為載體,系統、全面地訓練學生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的能力,培養學生遵照企業標準和崗位流程參與團隊開發項目的能力。文章綜述了該類課程各環節的內容和應達到的目標。
關鍵詞: 軟件技術; 專業課程; 編碼; 實訓課程
中圖分類號:TP31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11-78-03
Abstract: Integrated system development course take the typical enterprise's project as the carrier, systematically, comprehensively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sis, design, encoding and test, and th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team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terprise standards and the post proces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is kind of course.
Key words: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ourse; code; training course
1 課程教學目標
該課程旨在通過項目綜合訓練,將所學系統設計技術、面向對象開發技術、數據庫技術、程序設計技術和軟件測試技術進行綜合的應用與實踐,通過一個完整的軟件項目,培養學生遵照行業標準和軟件工程規范進行軟件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部署的能力[2],尤其訓練目前流行的系統開發技術和方法,培養學生團隊開發和協作能力,實現學生具備崗前準職業人的編碼能力和職業素養。
1.1 知識目標
⑴ 掌握數據庫設計與維護技術;
⑵ 掌握母版頁與站點導航控件的使用方法;
⑶ 熟悉訪問數據庫技術;
⑷ 掌握主流多層系統架構技術和第三方控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⑸ 能夠編寫用戶控件和自定義函數;
⑹ 掌握Web服務器系統部署方法;
⑺ 熟悉面向對象的開發技術、軟件測試與調試技術;
⑻ 掌握主流程序語言的高級數據操作程序編碼技術[3];
⑼ 掌握數據報表技術;
⑽ 掌握軟件開發流程和文檔編寫方法;
⑾ 熟悉UML建模技術;
⑿ 了解項目管理知識和方法。
1.2 能力目標
⑴ 能夠架構多層B/S網絡數據庫系統;
⑵ 能夠設計CSS+DIV頁面布局;
⑶ 能夠根據系統實際需求進行多種數據庫訪問和配置;
⑷ 能根據實際需求,按照軟件工程流程,進行項目分析、設計和實現;
⑸ 能夠快速架構多層軟件軟件系統;
⑹ 能編寫基于面向對象的系統功能代碼;
⑺ 會調試系統代碼和發布系統;
⑻ 會編寫規范的軟件設計文檔。
1.3 素質目標
⑴ 培養學生學好軟件的信心,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⑵ 培養學生學習軟件的嚴謹作風,編碼以行業標準進行規范,杜絕編碼過程中的主觀隨意性;
⑶ 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⑷ 培養學生從事IT行業的職業技能和職業規范[4],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2 課程設計思路
2.1 課程設計思路
選取一個綜合性的企業級軟件項目為載體,采取綜合性實訓的形式開展訓練,堅持“產學并行”的訓練理念[5],營造生產性流程和職業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生產實踐能力和編碼崗位勝任能力,主要采用基于產品質量的課程管理和評價方法,也就是更重視學生團隊協作下的軟件項目研發質量,對接企業化的要求進行擬崗訓練。
各訓練小組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實戰性強的項目作為載體開展訓練,教師提供5-10項目選題,供小組選擇,每個小組只能選擇則一個項目開展訓練,項目一旦選中不能更改,小組按照選取的項目和項目設計要求進行分工,設計各自的子項目任務,按照項目計劃進行訓練。教師擔任指導和引導的角色,對重點技術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監督和指導學生進行訓練,通過過程把控和考核進行課程管理。
2.2 教學方法設計
⑴ 分組訓練法
將學生3-8人分成一個小組,按照項目團隊職責進行分工,合作開展訓練,項目按照小組為單位驗收,并進行現場答辯,采取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綜合項目開發流程和規范。
⑵ 優秀作品展示
為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對于每個階段項目,采取優秀作品答辯和展示的形式,激發課程特長生的積極性和帶領團隊的主動性。
⑶ 項目答辯
在完成整個項目后,分小組進行項目報告撰寫,并制作答辯PPT進行項目答辯,聘請專業教師擔任評委,公開驗收實訓成果。
3 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
4 考核方案與考核標準
該課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報告+項目)的考核方式,平時項目訓練考核占40%、最后報告(含答辯)占60%。其中平時項目訓練考核含學生出勤、態度、團隊合作,最后報告(含答辯)考核主要依據正確率、編碼規范、是否準時提交、完成效果、創新性等幾個方面。
總評成績=項目訓練考核(40%)+報告(60%)。
5 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含教材選用、實驗實訓場室、耗材規劃等)
建議教材:自編講義。
實訓場室要求:實訓室安裝VS 2010以上版本,SQL Server2008以上版本,Eclipse、PHP運行環境,Oracle 10以上版本,根據上課實際情況配置以上環境,實訓室容納人數不低于50人。
除軟件外無需任何耗材。
6 教師能力要求
⑴ 具備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能力;
⑵ 具有較強C#、JAVA或PHP編碼能力;
⑶ 教師要具有很強的協同施教和教學改革能力,以及校企合作經驗;
⑷ 能夠熟練使用Visio工具進行UML建模;
⑸ 具有面相對象的系統架構、數據庫管理與設計能力;
⑹ 具有產教融合的軟件項目研發和設計能力。
7 結束語
對該課程的教學設計分為:需求設計、概要設計、設計與編碼、測試與部署、設計文檔編寫等模塊。通過多個學習單元使學生掌握UML需求分析的方法;掌握數據庫模型設計方法;熟悉SQL Server或Oracle數據庫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系統總體功能和系統流程設計方法;掌握程序流程圖設計等技術和方法。引入企業真實案例,以企業為實訓背景,依托有企業實戰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實訓課程,為學生畢業實習和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該課程在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建立相應的項目資源庫,有條件的可以制作相關內容的微課或教學視頻供學生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其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軟件編碼、軟件測試、前端頁面制作等崗位工作技能。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李揮劍,錢哨.軟件技術專業綜合實訓[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
社,2009.
[2]希賽教育軟考學院.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M].電子工業
出版社,2011.
[3] 杜文潔,白萍.實用軟件工程與實訓[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
[4] 蔡曉,李菡.軟件項目綜合實訓[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5] 劉雪梅.軟件工程實訓教程[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