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琴
1.媽媽問:據說剛入園的孩子在第一周里都是哭哭啼啼的,而且一個孩子哭會帶動整個班的孩子一起哭,這么令人頭大的場面老師怎么解決呢?會不會呵斥孩子?
這在剛入園的孩子當中,是一個很普遍現象,是家長與孩子都需要經歷的分離焦慮期。家長應當坦然面對,對自己,對孩子、對老師都要充滿信心。
(1)微笑道別: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家長,如果眼含熱淚不忍離去,這是最錯誤的做法,只會增加孩子的不良情緒,不利于孩子平穩度過分離焦慮期;家長應該微笑著道別后果斷地轉身離去,這才是正確做法。
(2)給孩子帶一些他日常喜歡的小玩具:有熟悉而溫馨的東西陪伴,會撫慰孩子的心靈,也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玩起來,動起來,從想家、想爸爸媽媽的傷心氛圍中剝離出來,營造歡樂愉悅的氛圍。
(3)多詢問交流:晚上孩子回到家里,家長可以與孩子交流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在幼兒園學什么了、認識了哪些新朋友、與老師進行了哪些好玩的游戲等。
(4)跟老師多溝通:家長也可以與老師時常溝通,告訴老師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
2.媽媽問:我家寶貝性格較內向,不會主動與其他了孩子交流互動,在幼兒園里被排斥,無法融入集體怎么辦?做游戲、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如果反應慢一些,達不到老師滿意的標準,會不會影響他的自信?
給孩子一定的適應時間,尊重他們的個人意愿,無需刻意而為。當孩子習慣幼兒園的生活后,進一步引導他認識新朋友,體驗與父母在一起時完全不同的快樂生活,教他們與小朋友分享玩具,與老師分享感受,鼓勵他們把心里話勇敢地表達出來。
(1)不要跟別人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老師和家長的任務就是教育孩子做好自己就行了,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較,同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幫助他們發揚光大。
(2)千萬不能讓虛榮心作祟:覺得自己孩子不如人家孩子,這是萬萬要不得的,對孩子的傷害也是最大的。老師在園里也會因材施教,細心觀察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有缺點及時糾正,有進步及時表揚,并做到一視同仁。
3.媽媽問:我家寶貝吃飯很慢,如果讓她自己吃,她能一個小時都吃不完,所以在家都是大人喂她吃的。如果到了幼兒園,老師有好的解決辦法嗎?
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幼兒園的集體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在集體氛圍中,大部分孩子的食欲和表現欲容易被激發出來,通常會比家里吃得香。也會有個別孩子確實不會自己吃,這時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很重要,用不了幾天,家長們會驚喜地發現,自家寶貝會自己吃飯,再也不用大人喂了。
4.媽媽問:如果我家寶貝在幼兒園被其他的孩子欺負了,如何教育欺負人者呢?又如何保證我家寶貝不會再次受到傷害呢?
從孩子進入幼兒園那天起,就代表著孩子離開父母,開始過上屬于自己的集體生活了,當孩子之間發生沖突時,恰恰說明孩子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正在經受一個很大的鍛煉和考驗,這在很多孩子中是很常見的,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如果經過老師的耐心引導,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勇敢面對,將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1.無意為之的沖突。也許有位小朋友手一伸,動作大些,打到另一位小朋友了,被打的小朋友就哭了。老師或家長在弄清事情原委后,會講明事情真相,教育他們要互相原諒,然后握手言和。
2.故意為之的沖突。新入學的孩子中,確實會有些孩子比較霸道,或者交往能力有些欠缺,當他不知如何表達心里意愿時,會使用武力。當發生沖突時,可以引導他認識到錯在哪里,今后如何做,如何正確表達心里意愿,然后向被欺負的小朋友道歉,在征得對方同意后,兩人握手,擁抱,化干戈為玉帛。
3.也可能受傷害的小朋友有錯在先。也許他沒有打人,但他先搶人家玩具了。出現這種情況后,可以讓雙方講清楚情況,鼓勵他們認識到各自的錯誤,然后互相道歉。
4.平時也要多教導。教導孩子當受到傷害時,一定要告訴老師,向老師尋求幫助。在園里開展沖突發生時的情景模擬游戲,讓孩子自己判斷誰對誰錯,在游戲中學會如何交往,說得好的小朋友適度給予獎勵,如擔任小班長,被評為小標兵等,對培養孩子的榮譽感也很有用。
5.爸爸問:我小時候非常淘氣,在幼兒園里該睡午覺的時候睡不著,“伙同”另外兩個小朋友偷吃老師的江米條,被發現后罰站一個小時?,F在我的孩子也該上幼兒園了,他也同我小時候一樣淘氣,這樣的孩子該怎么教導呢?
首先,要分析孩子犯了什么錯,如果是有可能傷害到別人的危險行為,要同孩子談話,讓他知道錯在哪里,這種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講清道理,下一次再遇到這種事情時如何處理,而不是簡單地告知他你犯錯了或者強行壓制他。當孩子認識到錯誤并心服口服時,就要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告訴他再犯同樣的錯誤時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是處罰,而不是懲罰,如戶外活動時少玩十分鐘等。
其次,如果錯誤是孩子無意中犯的,如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杯子、下樓時撞到其他小朋友時,老師、家長都不能小題大作,應及時提醒他,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時要小心。
再次,如果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沒有惡意卻好心辦壞事,比如有的孩子想探索一下水的奧秘,結果把水灑了,老師或家長在肯定孩子心意的同時,教會他正確的處理方法,可以打一盆水,與孩子共同觀察水的變化,向他傳授與水有關的知識等。
最后,當孩子有小進步時,一定要給予大鼓勵,最好是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
上述方法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都適用。無論孩子犯的是哪種錯誤,老師和家長在尊重孩子的同時,態度要嚴肅,處理方式要體現公正和有原則性,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同時也心服口服。
總之,根據不同孩子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對癥下藥,順勢而為加以適當引導,不強迫孩子做他們不情愿做的事情,更不要體罰、呵斥孩子,同時,密切配合幼兒園的老師,讓孩子愛上幼兒園,順利度過入園之初的分離焦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