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朱元璋的制度反腐及其教訓

2015-04-29 03:45:21王濤
廉政文化研究 2015年1期

王濤

摘 要:鑒于元朝滅亡的教訓,朱元璋力圖從制度上預防與懲治貪污腐敗。他制定低俸祿與低辦公經費制度強迫官員保持節儉的作風,以嚴酷的法律懲治貪污腐敗,并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監察系統搜集官員腐敗的證據。朱元璋的制度建設雖然對遏制貪污腐敗起到了一定震懾作用,但即使是在朱元璋時代,貪污行為也屢發不絕。朱元璋過世后,低俸祿與低辦公經費成為官員貪腐的正當理由,嚴酷的反貪法律的執行因為完全取決于皇帝的態度實際上也逐漸廢止了,監察制度也變成了黨爭的工具。盡管如此,朱元璋的制度反腐仍然為今天的廉政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與教訓:反腐教育應當常抓不懈,反腐應擺脫依賴個人意志的法律,注意保持官員的適當工資水平。

關鍵詞:朱元璋;制度反腐;廉政建設

中圖分類號:D691.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170(2015)01-0085-06

貪污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侵蝕著一個國家的肌體。如何預防貪污,保持一個國家的健康活力歷來是各國政府關心的問題。朱元璋是歷史上一位反貪污非常徹底的皇帝,甚至在反貪污的運動中矯枉過正,歷史對此頗多爭論。但無論如何,朱元璋反貪污行動為后世治理貪污腐敗現象提供了可供反思的經驗與教訓。本文擬就朱元璋反腐敗的制度建設情況以及制度執行的效果做一分析。

一、朱元璋的反腐敗制度建設

朱元璋貧民出身,早年生活顛沛流離,屢遭貪官污吏欺壓,并親眼目睹了一個強大的王朝如何被腐敗侵蝕,以及迫使農民揭竿而起的全過程。這種獨特的個人經歷使其深刻認識到如果不能約束官員的貪污腐敗將會對王朝的長治久安產生何等致命的危害。為了約束官員的行為,又非得建立完善的制度不可,因此政權建立伊始朱元璋即致力于法律的制定與完善工作。早在稱帝前的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即令左丞相李善長等二十人為議律官,負責法律的起草,當年即形成令145條,律285條。第二年,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后,即以唐律為藍本制定了《大明律》,共30卷,律606條。該律法在洪武六年及二十二年兩次重修,洪武三十年才編撰完成并昭告天下。除《大明律》作為基本的法律條例之外,朱元璋還制定了其它一系列法律條令約束官員的權力。洪武二年,朱元璋親自編訂了《皇明遺訓》,禁止外戚與宦官干政。洪武十八年(1385)至十九年,朱元璋親自頒布《御制大誥》三部作為懲處犯罪量刑的依據。制定法律后,為防止法律成為空文,朱元璋對各種法律條文廣為宣傳。他將涉及民間事務較多的律令用通俗的語言編成《律令直解》,發給百姓閱讀傳頌。更規定《大誥》每戶一本,家傳人誦。家有《大誥》者,犯笞、杖、徒、流之罪減一等;無《大誥》者,加一等;拒不接受者,遷居化外,永不令歸。此外,科考、官員考核也將《大明律》、《大誥》等作為考試內容。一系列舉措促進了律令的普及。

可見朱元璋的反腐是建立在一系列制度之上的。如果從更廣義的角度來說,朱元璋的反腐制度建設包括強制官員節儉、嚴苛的懲罰制度以及完善的監察系統。

朱元璋貧農出身,深知農民疾苦,也深知統治階級的奢華消費來自對農民的盤剝。統治者的消費愈奢華,農民所受到的盤剝則越重。一旦農民不堪忍受,那么將會暴發農民起義。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朱元璋以身作則,過著簡樸的生活,不準將宮殿做豪華裝飾,其本人衣帽、車轎等日常用品也由黃金裝飾改為銅。朱元璋自己常說:“節儉足以養性,崇尚侈靡必至喪德。”[1]朱元璋也深知如果官員不戒除奢靡的生活,那么貪污腐敗必然發生,因而自制度上朱元璋便力圖使官員保持節儉的作風。為此,朱元璋從兩方面加強了此項建設,首先是制定低工資,保證官員沒有過多的額外收入用于奢靡消費;二是加強對辦公經費的限制,不允許隨意增加辦公開支。

據清代有名的考據學家趙翼統計,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規定了官員俸祿,各品級俸祿給米情況(如表1)。

幾乎整個明代,官員工資均未做過重大調整。與歷代相比,明朝官員的薪俸明顯偏低。以最高額為例,明代官員薪俸按年計算比漢代兩千石少956石,比隋少106石,比唐少256石,比宋少2756石。[2]歷代官員在俸祿之外,還有其它俸錢、食料錢、茶湯錢等名目繁多的其它收入,而明朝官員除了俸祿之外幾乎再沒有其它正式收入。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財政困難加劇,14世紀晚期以后,官員祿米被部分折成寶鈔支付。折支比例規定為四品以上官員達到或超過一半,四品以下官員則折支比例較低,甚至全部支米。1434年確定的折支比例使薪俸時估僅相當于最初價值的4%。[3]63明朝濫發紙幣造成的嚴重通貨膨脹導致官員薪俸實際上被進一步減低。

官員工資被壓低之外,朱元璋還極力降低政府辦公費用支出,杜絕官員在職消費。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都極其有限,在支付完官吏薪俸之后,平均每縣也只能余銀100到200兩用于辦公費用,一些府縣衙門甚至沒有足夠的經費修繕其衙署。[3]259一個縣的大部分收入會被用到驛傳上,為了減輕縣府承擔的驛傳負擔,朱元璋對官員出行的人數、乘坐的交通工具、出行的食宿安排等均有嚴格規定,官員必須按照規定嚴格執行。一旦逾越,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尤其對官員出行攜帶私物,一旦發現,不但物品充公,本人更是要受到極其嚴厲的處罰。[4]

在《大明律》及《大誥》中,朱元璋對貪污腐敗的懲罰做出了非常詳細的規定。《大明律》在《職制律》中特辟《受贓》一篇,共計十一條,詳細列舉了各種受贓及其處罰。如其中規定:“貪墨之贓有六:曰監守盜,曰常人盜,曰竊盜,曰枉法贓,曰不枉法贓,曰坐贓。”對應不同定性的貪污行為則有不同的處罰辦法。“受財枉法者,一貫以下杖七十,每五貫加一等,至八十貫絞;受財不枉法者,一貫以下杖六十,每五貫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貫杖一百,流三千里;監守自盜倉庫錢、糧、物,不分首從,并贓論罪,往右小臂上刺“盜官錢”三個字,一貫以下杖八十,至四十貫絞。”凡是貪贓枉法的官員,罪不及誅者統統發配北方充軍。朱元璋不僅對受賄之人治罪,對行賄之人也一同治罪。對于官吏貪污的處罰更是嚴上加嚴。趙翼曾記載:“明祖嚴于吏治,凡守令貪酷者,許民赴京陳訴,贓至六十兩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草。”[5]卷33洪武十八年(1385)至二十年頒布的《大誥》更是一部專門針對貪官污吏的嚴酷刑法,其內容是由懲治官民犯罪的具體案例、朱元璋的訓導之辭以及特別法令三部分組成。《大誥》總計236條,其中整飭吏治和打擊貪官污吏的專門條款數目即達155條,占66%。[6]21匯集了一萬多個案例,包羅了凌遲、梟首、棄市等各種嚴酷的懲罰手段。

為了掌握官員的行蹤與思想,尤其是掌握官員貪腐的證據,朱元璋加強了監察機構的建設,建立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監控體系。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創立“六科給事中”機構,對應監查“六部”官員。給事中品級僅七品,但是權力很大,六部上行下達的文件均要經過給事中,并且由給事中負責提出駁正意見,皇帝交派事務由給事中負責督辦,一旦遷延即奏報皇帝。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進一步改革中央監察機構,設立“都察院”取代御史臺,都察院最高官員都御史與六部平行,合稱“七卿”。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負責,考察彈劾百官。都察院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任命110名監察御史,分管十三道。御史不定期代皇帝巡查地方,權力極大,“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7]卷73都察院和六科之外,朱元璋又建立了錦衣衛,在各地均有眼線,監督官員及百姓做到了無孔不入。這些監察機構相互之間并不統屬,還有互相監督的功能,以防濫用權力,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體系。除此之外,朱元璋還發動民間監督,鼓勵民間告發官員的貪污腐敗,允許民眾越級上訪。為了保證民眾能夠上訪,防止地方官員橫加阻攔,朱元璋特規定:“各級官府,關津毋得刁難阻拌。”“敢有阻擋者,其家族誅。”

二、朱元璋制度反腐的效果

對朱元璋的反腐成果,歷來頗多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朱元璋的反腐取得了極大成就,“一時守令畏法,潔已愛民,以當上指,吏治煥然丕變矣。下逮仁、宣,撫循休息,民人安樂,吏治澄清者百余年。”[8]卷281另一方則認為朱元璋的懲戒貪污行為所做過頭,不但沒有能夠起到懲戒貪污的作用,反而使明朝成為歷史上貪污更加嚴重的朝代。筆者認為朱元璋發起的反貪行動確實使其當朝吏治變得清明許多,官員貪污受賄之風大為減少,然而一旦朱元璋過世,其訂立的制度不但沒有成為防止腐敗的利器,反而成為腐敗正當以及肆意橫行的理由。

首先,朱元璋大幅度壓低了官員工資,本意是要求官員生活簡樸,不起貪念,但是官員實際薪俸如此之低,以致依靠正常工資幾乎無法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李贄在其《續藏書》中曾經列舉幾個清廉官員的例子:正統年間曾任副都御史之職的軒輗為官清廉,退休時毫無積蓄,“僅二竹籠”而已;成化年間為官四十余年,曾任南京副都御史,南京兵部侍郎、南京刑部尚書的陳壽,死后居然家人無力安葬;曾任汝州學正、山西僉事提學等職的王锜天順年間竟然“饑寒(而)卒”;成化年間河南參政李崘也是“貧不能葬,妻郝不免饑寒。”[8]391,398,408,410當然最有名的例子還當數嘉靖年間的海瑞,其貧窮狀況已是盡人皆知。作為社會精英的官員依靠薪俸連正常的生活都無法保證,要么不再做官,要么只有通過其它渠道獲取收入,貪污腐敗即成為獲取收入的重要手段,并且這種理由還被正當化了。從此,貪腐變成為官場常態,皇帝對此也表示默許。辦公費用的不足使地方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轉都遇到了難題,只有巧立名目,額外收稅,無法提供足夠收入的上級政府也只能聽之任之,借助收稅之機官員又多了一條貪腐渠道。

其次,朱元璋制定了嚴苛的刑罰對待敢于貪腐的官員,《大明律》、《大誥》中均有大量篇幅論述處理貪官的辦法,但是至關重要的是由誰來定罪以及罪行嚴重程度。實際執行過程中定罪并無嚴格依據,往往取決于實際執法者——皇帝——的主觀意愿,結果失去了法律的公平性。朱元璋在位時曾經發生四起可謂空前絕后的肅貪大案,即洪武九年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以及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處死人數少則一萬余人,多則七八萬人。這些被處死的人中,一部分確系貪官污吏,但是更多的則是無辜受牽連者,其中尤以“空印案”最為典型。“空印”是指預先蓋好官印的空白賬冊。明廷規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及府州縣都要派吏到戶部報告地方財政收支情況。但是由于在核對過程中總會出現誤差,不得不回到本地重新用印,極其不便。于是“以道遠,預持空印文書,遇部駁即改,以為常”[7]卷94。朱元璋發現此事后,認為官員相互串通,借機舞弊,下令將各地方主印官員及簽字署名者數百人一律處死,佐貳官杖百發配邊疆,其他受牽連獲罪的官吏近萬人。當時已有官員鄭士利冒死上疏向皇帝詳細解釋此舉根本無法實現官員的串通舞弊行為,地方官吏所持空印文冊蓋得是騎縫印,不可能用于其它用途。然而朱元璋根本無視官員的辯解,在沒有任何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即將各州縣主要官員全部處決,造成一起重大冤假錯案,案件處理過程自身已經違背了法治精神,法律體現的完全是其個人意志,官員只會更加深刻認識到朱元璋的個人意志比其頒布的律令更加具有法律效力。一些士人恐怕橫遭殺身之禍不愿意再入朝為官,另一些入仕的官員則滋生了無論貪污與否終不免一死的觀念,既然無法避免這個結果,貪污赴死總比不貪被冤死要好得多,結果反倒助長了貪污風氣。誠如葉伯巨上書朱元璋所言:“竊見數年以來,誅殺亦可謂不少矣,而犯者相踵,良由激勸不明,善惡無別。”[7]卷139這也是朱元璋發現貪污現象屢禁不絕,甚至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至于朱元璋過世之后,后世皇帝再沒有朱元璋的肅貪決心,雖然規章制度仍在,但也僅是一紙空文。宣德三年,有官員私用官木,按律當斬,但是宣德皇帝念其有功,最后只罰俸了事。皇帝對律法的執行都不再嚴格,那么官員就更是如此。

第三,監察制度也形同虛設。明代以前歷代監察制度的目的不單是為了防止官員貪污腐化,同時也要防止皇帝的荒淫墮落。朱元璋加強了監察機構的獨立性與權力,但是這種獨立性是虛假的,它僅使監察機構加強了對官員的監察而完全喪失了對皇帝監察的功能,而這個體系運轉的核心恰在皇帝的能力與責任。相互交織的監察者雖然實現了互相監督,提高了官員作弊的成本,但同樣是作為皇帝代理者的監察者與其他官員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利益決定了他們之間會產生合謀,欺騙皇帝,“御史巡方,未離國門,而密囑之姓名,已盈私牘。甫臨所部,而請事之干牘,又滿行臺。以豸冠持斧之威,束手俯眉,聽人頤指。”[7]卷226當然,也有御史借考核官吏之際大肆斂財,新的權力成為新的貪腐工具。這種趨勢在明中期以后發展愈加明顯,甚至官員與監察者之間形成了互為攻守的關系,成為明朝黨爭的工具,“世宗之季,門戶漸開。居言路者,各有所主。故其時不患其不言者。言愈多,而國是愈益淆亂也。”[7]卷215這是制度的設計者朱元璋沒有料到的后果。

最后,群眾監督也有名無實。朱元璋雖然極力鼓勵群眾監督官員貪腐行為,《大誥》三篇中曾記錄洪武十八年(1385),一個名叫顧英的縣吏欺壓百姓,將得罪他的陳壽六家僅有的口糧和來年的種糧全部搜刮殆盡。但是陳壽六是一個懂法的農民,趁著顧英醉酒之際將其捆綁,手持《大誥》將顧英押送至京城。朱元璋問明情況后將顧英下獄,并賞賜陳壽六鈔30貫。然而此案例屬于孤證,此外再沒有記錄其他農民、市民押送貪官污吏的事件,也表明民眾監督實施之難,畢竟單是前往京城的費用便令一個普通農民難以承擔,更惶論路過地域的官府是否能夠完全遵守皇帝的規章。所以大部分受到欺壓的農民極少選擇這種方式幫助朱元璋肅貪,后世皇帝不再強調這種手段,當然就更無法發揮其功用。

由此可以得到結論,朱元璋費盡心力建立的反腐制度是失效的,其在位期間連綿不絕暴發的反貪腐大案雖然表明了朱元璋肅貪的決心,也確實使官員如履薄冰,有所收斂,但貪污者前仆后繼的現象也說明治標難治本的弊端。朱元璋過世后,明朝的貪腐現象更是變本加厲了。

三、朱元璋制度反腐的教訓及啟示

朱元璋費盡心力建立了相當完善的預防與懲治腐敗制度,但其運行效果是值得討論的。如果說在朱元璋執政時期通過保持高壓的方法保證了官員的相對清廉,那么朱元璋病故之后,此制度的運行則完全走樣。看似完美的制度完全失效,歸根結底還在于該制度的運轉取決于皇帝的個人價值取向及能力。

朱元璋出身貧寒,親歷了貪官污吏魚肉百姓導致農民起義,一個擁有強大武力的王朝在瞬間被推翻使他誠惶誠恐,因此他要極力避免此類事情再次可能出現在明王朝。然而這種親身感受習得的知識很難被遺傳,雖然歷代皇帝也受到荒淫亡國的儒家教育,但是當他們感受到荒淫的快感時是很難與亡國聯系到一起的。這就造成后世皇帝對貪污腐敗的打擊力度減弱,朱元璋制定的懲貪制度也就變成了一紙空文。除了意愿之外,后代皇帝的能力也是制度難以發揮效果的重要原因。朱元璋身為一代雄主,是從千百支起義隊伍中脫穎而出,是慘烈的競爭與淘汰的結果,其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后代君主大多是被指定的接班人,長于深宮,育于嬪妃太監之手,雖經過飽讀詩書之大臣教育,但在總體能力上與朱元璋相去甚遠,不但對戰爭、農民疾苦等問題的思考遠遠不夠,就是對如何進行政治斗爭也全無心力,即使有心反腐,但在官僚集團強大的阻力下也很快敗下陣來。

朱元璋的制度反腐雖然是失敗的,但是并不意味著朱元璋的反腐制度完全是錯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其制度反腐既提供了教訓也提供了經驗。

首先,反腐教育應當常抓不懈。無論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如何,最高領導人均是貪污腐敗能否得到遏制的關鍵人物,朱元璋的制度建設雖然沒有保證其后代政治清明,但至少在其在位期間貪污腐敗問題明顯減少。而其后代正是因為所受反腐教育不夠,對反腐問題失去警覺才導致貪腐泛濫。今天,競爭性的領導人更替制度取代了世襲皇權制度,只有才能卓著之人才能夠成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不存在治國能力的問題,這就更應該長期保持反腐教育,使未來的國家領導人能夠意識到腐敗帶來的危害性,從而保證一代代國家領導人對腐敗保持高度警惕,實現反腐敗的可持續性。

其次,反腐敗應遵循法制。朱元璋反腐失敗的一個重要根源是其反腐超出了其自己制定的法制范疇以外,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隨意處理官員,造成官員不公平感。因此,在今天建立法制社會的大背景下,就更應該注意反腐敗的法制化,決不放過一個貪官,但也不能使清廉的官員蒙受不白之冤。更應該注意對貪污腐敗官吏的量刑嚴格遵守已有法律,既不能量刑過重,也不能隨意減免刑罰。這樣才能使貪官污吏得到應有的懲罰,正直廉潔的官員得到應有的獎勵。

再次,應當加強群眾監督。復雜的監督體系自然可以提高官員貪腐的難度,但是也要付出極高的成本,而且一旦形成利益同盟,則更難以控制。政府官員歸根結底是為群眾服務的,群眾也更直觀和直接的感受到官員的違法行為,是天然的官員監督者。朱元璋鼓勵群眾監督效果不佳與當時面臨的監督成本問題密切相關。在今天通訊、網絡日益發達的條件下,群眾有了更方便的監督手段,各級監察機構更應該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鼓勵群眾舉報官員并為群眾保密。

最后,官員應保持適當的工資水平。朱元璋明初制定的工資水平雖然相比歷代偏低,但是官員養家糊口也并無大礙。鈔折支以及紙鈔貶值而又不提升官員工資才是明朝官員工資低的主要原因,而這反過來又成為官員貪污的正當理由,并且得到了上至皇帝的普遍認同,成為明朝貪腐泛濫的重要原因。因此,作為為社會提供重要公共服務的官員,其必然需要適當的工資水平,尤其是在今天通貨膨脹成為常態的情況下,就更應該建立官員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使其工資水平能夠維持在社會中上水平,保證其不貪污也能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明太祖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2] 魏佐國,劉本鋒﹒高薪未必養廉,低薪必然滋生腐敗——明代禁貪敗北的現代啟迪[J]﹒宜春學院學報,2010(9):9-11﹒

[3]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M]﹒北京:三聯書店,2007﹒

[4] 王偉凱﹒從官員出行的法律管制看明代的職務犯罪監控[J]﹒歷史教學,2004(4):17-20.

[5] 趙翼﹒廿二史札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4﹒

[6] 楊一凡﹒明大誥研究[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

[7] 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8] 李贄﹒續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責任編校 王學青

Abstract: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demise of the Yuan Dynasty, ZHU Yuanzhang tried to prevent and punish corru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He forced officials to keep to the style of thrift through low wages and low office expenses, punished corruption by harsh laws and set up a perfect supervision system to collect evidence of corruption. Although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played a certain deterrent role in curbing corruption, corruption still repeatedly appeared even in the era of ZHU Yuanzhang. After the death of Zhu Yuanzhang, low salary and office expenses became justification for official corruption; the enforcement of harsh anti-corruption law was also gradually abolished as it completely depended on the attitude of the emperor. Whats more, supervision system also became the fighting tool among parties. In spite of its deficiency, the institutional anti-corruption of Zhu Yuanzhang provide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or the contemporary building of a clean government. We should pay constant attention to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carry out the battle against corrup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aw instead of an individual will, and keep officials wage at appropriate levels.

Key words: ZHU Yuanzhang; institutional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governme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爽网免费视频|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91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99re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91福利免费| 亚洲69视频| 99re精彩视频|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亚洲色图欧美|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91精品网站|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性视频久久| 91在线视频福利|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1偷拍一区|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国产黄视频网站| 69视频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日韩美毛片|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99re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麻豆|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91线观看| 亚洲激情99|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国产小视频免费| 在线国产资源| 在线a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黑丝一区| 99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视频二|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在线va视频|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www.国产福利|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狠狠亚洲五月天| 亚洲免费黄色网| 美女免费黄网站|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