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患心梗多不自知
廣西南寧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杜冰介紹,和老年人不同,送來急救的年輕心梗患者即便發生了胸痛、胸悶等典型的心梗癥狀后也不會自我聯想到心梗,并且覺得無非是累了,自己還年輕扛得住等,不重視就醫,很容易釀成大禍。
年輕人任性,各種玩樂項目多,工作壓力大,仗著年輕拼命“熬”;老年人則比較注重養生,生活較規律,并且一旦發現身體出現問題,會比較重視治療,因此老年人即便是高血壓、高血脂,基本上也會在藥物的控制范圍之內。很多年輕人血脂驗起來遠高于老年人,身體許多指標都不如老年人。
心梗對年輕人危害更大
雖然心梗患者中,老年人要遠多于年輕人,但年輕人的心梗后果有可能比老年人更危險。
受肌體的耐受程度不同的影響,老年人發生輕微心梗,出現缺血時,機體的耐受程度會高一些;而年輕人的耐受度就會差一些,出現的后果也會嚴重一些。
同樣是血管斑塊,年輕人的和老年人的也有所不同。如果拿水餃做比喻,年輕人的斑塊就是皮薄餡多型,一有外界因素的刺激皮就非常容易破裂;而老年人的血管斑塊發展到心梗的程度往往是血管狹窄非常嚴重的,斑塊就是那種皮厚的,相對而言不容易破。有醫學統計顯示:30%-40%的心梗發生在血管狹窄輕的患者身上。因此,不能僅憑動脈血管狹窄程度高低來判斷心梗發生的危險。
做頸動脈B超可查心梗風險
有些人認為心電圖結果好的,那就表示心臟沒問題,沒有心梗風險,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心電圖結果并不能排除心梗風險。如果擔心自己有心梗風險,可以先做一個頸動脈B超。
頸動脈B超可以間接性提示動脈硬化程度,肥胖者、有心梗家族史、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者及40歲以上人群,最好定期做個頸動脈B超。如果發現有動脈狹窄,即血管中有斑塊,那最好請心內科醫生做進一步檢查,判斷血管斑塊的穩定程度。
該如何預防心梗
心梗的風險是否高主要是看兩點:是否形成血管斑塊,血管斑塊的穩定性如何。
△血脂高——形成斑塊的基礎
心梗一定是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的。血管斑塊破裂后,里面的油脂狀促凝物質流出來堵住了血管,引起心梗。飲食無度,會誘發高血脂,容易形成斑塊,形成心梗的定時炸彈。
△精神壓力——誘發斑塊破裂的因素
精神壓力大,一方面容易引起睡眠障礙、睡眠不足,另一方面也容易誘發高血壓。
研究發現,每天睡5個小時和每天睡6個小時的人,血管的健康水平差異很大。睡眠不足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誘發高血壓;而高血壓又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抽煙——能引起動脈硬化
很多人認為吸煙就是危害肺部,其實對血管的影響更大。杜冰醫生就接診過好幾個愛抽煙的心梗患者,因為不愿意戒煙,反復心梗。
△不規律的劇烈運動——血管斑塊不穩定者大忌
劇烈運動對于血管斑塊不穩定的人來說,是一件不適宜的事情。比如醫院里測試患者心肺功能的運動試驗是必須有心內科醫生陪護檢查的,就是因為萬一患者有血管斑塊不穩定,運動有可能導致斑塊破裂引發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