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成都市政府宣布要“支持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升成都農業品牌”,成都將以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為重要抓手,打通城鄉流通雙向渠道,創新內貿流通體制,為都市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提供動力。這是多地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一個最新舉措。近期業內密集的動作,預示農村電商的“爆發期”或將到來。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農村電商發展進行部署指導。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對農村電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發展現狀“快、廣、熱”
據了解,農村電商發展速度非常快,去年全國網民已經達到6.68億,農民網民也上升到1.78億,網購有7714萬人,同比增長40.6%,農村網購規模超過1800億,同比增長60%以上。
從人員來看,農村網購用戶已占農村網民的40%,未來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從區域來看,從東部地區農村迅速向中西部農村擴展,2014年移動網購消費增幅最大的100個縣中75%位于中西部;從產品來看,從以工業品下鄉,正在向農產品進城拓展,今年1~9月,生鮮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380億元,已是去年全年水平的一倍半。
目前,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紛紛將競爭重心放在農村,除了這些大型電商平臺外,農村傳統商貿企業,郵政、供銷、萬村千鄉企業也由線下到線上融合發展,到2015年8月底,中國郵政已上線了10萬個服務站點。
業務模式有兩大類型
近來,農村電商的模式噴涌蓬勃出現,創新內容豐富。
“第一種是電商平臺展開型。”孔令羽說,主要是大的電商平臺在農村的推動,以阿里、京東為代表,利用線上的優勢,對線下實體店進行改造,在農村建立縣級服務中心、農村建立服務點。
到2015年9月底,阿里已經在21個省份建立了109個縣級服務中心,在4247個村里建立了農村服務點,日均訂單已經突破5萬單,村點日均訂單12.8單;京東已完成700個縣級服務中心建設,京東幫服務點1200家,發展了約12萬個鄉村推廣員。
“第二種是傳統實體升級型。”孔令羽說,以萬村千鄉實施企業、郵政、供銷、蘇寧等為代表,利用線下點多面廣和配送等優勢,對自營店或加盟店進行信息化改造,物流一般自己承擔。
當前仍處于起步階段
此次《意見》包括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和組織實施五部分。提出爭取到2020年,初步建成統一開發、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
“總體上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市場主體發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滯后、發展環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問題,要盡快改變農村東西流通不暢的狀況,要把目光放在電商,加快農村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孔令羽說。
2015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商務部也制定“互聯網+流通”計劃,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行重點部署。
“此外,還要擴大電子商務在農業農村的應用,農村生產生活是連在一起的,農民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要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因為農村市場環境等方面比照城市還有欠缺,比如說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等有待進一步完善。”孔令羽說,《意見》指出要完善農村市場環境。
針對人才短缺問題,《意見》提出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百萬英才計劃,對農民、合作社和政府人員等進行技能培訓;針對農村公路、信息基礎設施滯后問題,《意見》提出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寬帶普及;許多農村網店經營者都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意見》提出鼓勵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助農取款服務點相互依托建設,實現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增強金融為農服務的功能。
“這些政策措施十分具體,針對性強,有利于改善農村電商發展環境。”孔令羽說。
破解農村電商發展瓶頸
《意見》明確提出地方政府的實施主體責任。“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關鍵在于地方政府主動作為、創造環境、引導發展。”孔令羽說。
據了解,地方政府在發展農村電商方面,要創造環境、引導發展,特別是縣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電商工作,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本地區的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使促進農村電商加快發展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的帶頭作用,農村基層組織要整合農村各類資源,積極培育適合本地特點的電子商務企業;要加強規劃引導,充分發揮已有平臺和第三方平臺作用,防止一哄而上、盲目發展和低水平競爭。
農村假冒偽劣現象比較嚴重,“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加強網絡市場監管和綜合執法,加大打擊力度;強化第三方平臺責任。”孔令羽說。
據介紹,商務部明年將會同財政部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優先在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實施;加強電商培訓,實施農村電商百萬英才計劃,增強農民應用電商的能力;實施農村電商強縣創建工作,發揮典型帶動作用,鼓勵大膽探索,創新農村商業模式;印發《農村電子商務服務規范》和《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指引》,給地方政府以指導,明確農村電商的內涵和工作要求;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農村電商創新創業大賽。
農產品進城還存在諸多瓶頸,孔令羽說,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農業生產主體與電商平臺加強互動融合,推動電商平臺開設農業電商專區、降低平臺使用費用和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等,實現“三品一標”“名特優新”“一村一品”農產品上網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