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讓老百姓認知科學是個很艱難的過程,由于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很多知識并不是講給他們聽就能明白,要一點一點去驗證。”梁志說,“記得有一年開春,大家都購買了我的種子回去播種,都長出了苗,唯獨有一家一棵苗也沒有出,他便找來要求退錢,說是我騙了他。我想這不可能啊,周邊的土地都沒事,為什么他家就出了問題了呢?于是我當即去了他的地里,刨開一看,種子都在地里生了根,可土地里有大量的蚜蟲,剛出來一點苗就被蚜蟲吃光了。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老百姓除了認為這是我種子的問題,還想到是風水問題,這讓我很是不解。”
如今,為了能夠讓老百姓更直觀地認識到種子、化肥優劣的差異,梁志又開發了16畝玉米種植示范園。示范園采用科學的耕作方式,讓老百姓親自參與進來,用實驗的方式向老百姓證明:唯有科學種地,才能保證保產增產。2012年,梁志受到了“中國玉米之父”李東海的接見,李東海對于梁志根據土地選擇科學選擇種子的做法大加贊賞,提出了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農作物支撐,要做好做精。梁志還整合了農村經營服務網絡,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積極實施農村便民店建設。從改革開放后,相繼聯合周邊村子建設了20余家便民店,實行統一掛牌、統一設計裝修、統一服務承諾、統一配送經營、統一質量管理,使農民不進城也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先進的科技服務。便民店不僅把農資產品送下鄉,而且還把農產品收上來。每年秋收,梁志都會幫忙聯系玉米回收企業,本著保證品質和優良誠信,梁志覆蓋著的周邊玉米產量,比別村平均提高20%以上。
說到未來的發展,梁志十分謙虛,“科技帶給我們的福利太多了,讓老百姓逐漸鼓起了腰包,但適合在汾陽種植的其他物種我們還沒找到,希望今后我們能夠繼續學習,爭取解決這一問題,幫助老百姓賺更多的錢,真正服務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