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材料一:沒有什么比節日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了。清明的祭掃承載了民族獨特的生命體驗,中秋的圓月見證了千家萬戶的濃郁親情……傳統節日法定化作為文化中國最突出的“表情”,成為我們文化與民族認同的重要標志。
材料二:當今,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國家的一些節日,在中國并無法定假期,但卻日益紅火,聲勢浩大。
請以“我看傳統文化”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中國的傳統節日逐漸被人們淡忘,而西方的一些節日卻異常火暴,這不能不引起國人的憂思。人們為什么會對傳統文化如此淡漠呢,是傳統的文化跟不上時代的節拍,還是人們的思想認識出現了偏差呢?其實,已經不言而喻,很多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已經漸漸消失。我們要追究這一現象的深層原因,進而去揭示本質。作文時可以從這個方面出發分析論證。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洋文化目前在我國有廣闊的市場,主要原因是人們盲目崇拜,不能夠明辨是非。這是舍本逐末的體現,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從題目中的“看”字可知,本文偏重闡釋觀點,抒發議論,因此在選擇文體時,以寫“議論文”為佳。
【佳作展示一】
我看傳統文化
李昊
當人情越來越冷,人心越來越遠時,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傳統的節日來重溫往日的溫情?當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工作負荷越來越大時,我們是否需要一個飽含文化氣息的節日來為心理減壓?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精髓的積淀。從古到今,無數文人騷客給傳統節日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作和篇章,流傳至今,膾炙人口。
中秋節是人們企盼全家團圓的節日,在外的游子們,會借這天寄托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人們也會在這一天祭拜月亮,尋求月亮的保護。清明節,我們可以踏青、掃墓,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我們對已逝親人的哀思。端午節,是專為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這一天,我們可以劃龍舟、吃粽子。在懷念愛國詩人的時候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節日文化,彰顯的不僅僅是某時某地的民情風俗,更重要的是它彰顯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敢機智的傳統美德和古樸純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類精神財富!
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些西方文化也開始漂洋過海,盯向了具有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它們來勢洶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發起了挑戰。而那些思想麻木的人不能夠正確區分,于是被洋文化所迷惑,他們開始變得忘乎所以了。
圣誕節是基督徒紀念耶穌誕生的一個重要節日,這本應是在西方盛行的節日,可是在中國卻占據了廣闊的市場。如果問人們何謂圣誕節的時候,他們卻張口結舌,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連圣誕節是怎么回事都不知曉就去盲目效仿,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悲哀嗎?
情人節也是一個洋味十足的節日,不知是在何時,它進入了中國市場。于是,我們就看到了每年的2月14日這一天有很多熱戀中的男女手捧鮮花口口聲聲喊著“情人節快樂”,為什么我們的國人不能正確地面對自己呢?非要什么都沾染上西方的色彩和氣息才算得上時尚和摩登么?可是你是否發現,在你表達愛意的同時,中國傳統的七夕節正在落淚。
讓我們都清醒一下吧,不要再執迷不悟了。西方的文化有其優點,但是它畢竟不能代表我們民族的特色,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沉淀著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華,更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品味和珍藏!
內容:文章通過對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比,將兩者的區別形象地表現出來,使讀者一目了然。明確地闡明了要合理對待外國節日,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主旨明確,引人深思。故本項評19分。
表達:作者運用了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一些長句的使用使得文章表達更加厚重有力,還有一些過渡段的靈活運用使得文章銜接自然。故本項評18分。
發展等級:本文主旨是倡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但也沒有一味地否定外國文化,而是辯證地對二者進行分析,說理深刻,思想有見地。故本項評19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內容19分+表達18分+發展等級19分=56分。
【佳作展示二】
我看傳統文化
閆俊求
隨著西方洋節在中國的流行,現在人們對傳統節日的觀念卻越來越淡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樓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年畫在大城市近乎絕跡,七夕節冷清,可是情人節卻異?;鸨?,京劇沒人喜愛,可搖滾卻大受歡迎,春節逐漸乏味,可圣誕節卻備受青睞。
七夕節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節日,關于它有著很多美麗的傳說,可是這一天除了天上的鵲橋熱鬧外,絲毫看不到人們有高興的表情。仿佛七夕根本就不存在??峙轮挥性谙曼c雨的時候,鄉村里的老一輩們才會叨念幾句:“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沒有人再在意牛郎織女的相會、??菔癄€的愛情,他們需要的是“三分鐘熱度”??墒牵鞣降那槿斯澞翘?,街市上人山人海,甚至會造成交通大擁堵以及飯館門口的長龍大排隊,到處彌漫著鮮花、巧克力的味道。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墒请S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國人連國粹都不喜歡了,他們沒有那種閑情逸致去欣賞這高深的藝術,他們浮躁的心緒難以平靜下來,以致他們面對京劇的時候表情痛苦??墒牵慨斅牭綋u滾的旋律,他們便情不自禁地開始扭動身軀,消沉的思緒為之一振,熱血沸騰。雖然不懂在唱什么,但是也沒關系,夠“酷”就行了。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會在春節與親人團聚,放鞭炮、貼年畫與對聯、吃餃子或年糕,春節象征著舊的一年的結束,新的希望與耕耘的開始。可是,最近幾年總會聽到有人說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年味越來越淡了的話語,而一聽到西方的圣誕節他們馬上就有了精神。于是,我們見到更多的是,圣誕樹、圣誕樹掛飾品、圣誕卡片、圣誕禮物之包裝等等,街市上情侶成雙,家里父母們眼淚汪汪。
我們的傳統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顯得有些土氣,于是它在自己國人的面前沒有了存在的動力,相反那些洋節卻被那些崇洋媚外的人們所喜愛。這的確是一種悲哀。作為一個民族,連自己的傳統,連自己民族的精神都沒了,還稱得上什么民族?請不要再冷落傳統文化,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拯救我們的傳統,拯救我們的文化!
內容:本文通過對七夕、京劇、春節等象征中國傳統文化事物地分析,表達了對傳統文化衰落的憂慮和反思。內容充實,說理深刻。故本項評18分。
表達:文章結構完整,語言風格輕松詼諧,但在詼諧中引人深思。故本項評18分。
發展等級:文章對比鮮明、語言凝練,深刻地論述和表達了對傳統文化沒落的憂慮和悲哀,發出了“拯救傳統文化”的吶喊,極具感染力。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內容18分+表達18分+發展等級18分=54分。
【同步訓練】
一、請以“學會傾聽”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傾聽是一種人生姿態,更是一種人生境界,傾聽中體現著尊重、自省、理解等。在審題時,可在標題的前后添加詞語,來拓寬行文思路,確立行文主旨,如:(我)學會傾聽(母親的“絮叨”),(人要)學會傾聽(他人的美言或諍言),(老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語)等。也可依據傾聽對象的不同,發散思維,從中選取行文佳徑。如,學會傾聽自然(如天籟之音,風聲、雨聲、濤聲等),提升人生的品位;學會傾聽詩文(如屈原、陶淵明等人的佳作等),感受偉人的胸懷;學會傾聽他人(如領導傾聽群眾的呼聲,老師傾聽學生的心曲等),營造和諧的氣氛;學會傾聽意見(如他人的批評、建議等),造就開闊的胸襟等。
該命題作文適宜各種體裁的寫作,如散文、議論文、記敘文等,在構思作文前,可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體裁來寫作。
二、請以“癡迷”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作為只有一個詞語的命題,“癡迷”給了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素材掌握情況,對題目作適度的拓展,組織成有觀點性質的短語或句子。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打開思路:“癡迷”什么,怎樣“癡迷”,為什么“癡迷”,“癡迷”的作用、效果怎樣等等。當然還可以考慮到“癡迷”是個中性詞,對不同性質事物的“癡迷”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
有些“癡迷”是不同時代、不同社會價值觀、不同世態人心的體現。有些“癡迷”是一種生活態度、學習態度、工作態度甚至是一種人生境界。當然,也可以從不癡迷于身外之物,不為虛名所縛,不為蠅利所惑,快樂生活、自由生活的角度立意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