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技巧】
一、考點梳理
正確使用實詞、虛詞的前提是正確理解實詞、虛詞。這里說的理解,不是要求正確無誤地寫出某個詞語的含義.而是能夠大體知道某個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能辨析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思;能辨析近義詞在意思上的大致差別。
1.實詞:(1)實詞的考查重點主要在對同音詞、近義詞的選擇和辨析上,即根據語言環境為句子選擇詞語,有時也考查對詞語意義的正確理解。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特點來看,有的省份將實詞、虛詞與成語綜合在一起考查。(2)命題的選材上更加注重語言材料的生活性、時代性,題干絕大多數來自生活。其中社會的熱點或重大事件,新詞新語是首選材料。(3)命題形式大體有選擇式、置換式、判斷式。其中,選擇式可考性最大。(4)所考詞語大多數為常見詞語,而且多為課本中提及的典型詞語。
2.虛詞:對虛詞的考查,主要涉及對關聯詞和介詞的辨析。其中,對關聯詞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對復句或句群中復句之間關系的理解與分析。對介詞的考查,主要以判斷介詞的運用是否正確為主,考查考生對句子內部結構之間的關系以及句中概念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和把握情況。使用虛詞時常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三種:一是詞類的混用,包括連詞、介詞、副詞的混用;二是搭配不當;三是位置不當。因此,對虛詞的考查,實際是考查考生對句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此外,實詞、虛詞混合考查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命題點。
二、答題方法
(一)正確使用實詞
1.從詞義上辨析:(1)詞義適用的范圍。這一般是同義名詞表現出來的一種細微的差別,如“事情、事件、事故”這組詞中,“事情”泛指一切活動和所發生的現象,意義范圍最大:“事件”指已經發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圍比較小:“事故”指由于某種原因而發生的不幸的事情,范圍最小。(2)詞義程度的輕重。這一般是同義的動詞、形容詞表現出來的一種意義上的差別。如“損壞”與“毀壞”,“損壞”指程度較輕的破壞損失;“毀壞”指性質較嚴重的破壞。又如“努力”與“竭力”,“努力”指把力量盡量使出來,“竭力”指用盡力量。它們都是前一個詞義輕,后一個詞義重。(3)語義適用的對象。如“領會”和“領略”,都有理解、認識、體會的意思。但前者著重指理性上的理解體會,適用于抽象事物,而后者可指情感上的體驗與欣賞,也可與“風光”“風味”連用。
2.從詞的用法上去辨析:(1)從詞的搭配上去辨析。詞語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習慣。如“維持”與“保持”,“維持”常與“秩序”“生活”“狀態”等詞搭配,“保持”則與“水土”“記錄”“清潔”“聯系”等詞搭配。(2)從詞性和造句功能上去辨析。同義詞一般詞性相同,但也有詞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誕生”與“誕辰”,前者為動詞,后者為名詞,詞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
3.從詞的情味上去辨析:(1)詞語的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義詞所表示的概念意義是一樣的,但是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不同。從褒貶色彩看,有褒義詞、中性詞和貶義詞。如“成果”“結果”“后果”一組。除褒貶色彩外,還有其他感情色彩的區別。如“壽辰”與“生日”,前者就帶有莊重尊敬的感情。(2)語體色彩不同。①口語和書面語的不同。口語較通俗,書面語較莊重文雅。口語適用于實用文體,書面語適用于除實用文體外的其他文體。如“小氣”與“吝嗇”。②一般用語和特殊用語的不同。“一般用語”指口頭和書面都常用的普通用語。如“可以”與“準予”,后者多用于公文。又如“心”與“心田”,后者多用于文藝作品等。
(二)正確使用虛詞
1.從詞性角度:如“忽然”和“突然”,“忽然”只能作副詞,“突然”作副詞和形容詞皆可。
2.從適用對象、場合、范圍等角度:如“對”“對于”,“對”的適用范圍廣,一般而言用“對于”的地方都可用“對”,用“對”的地方,有些地方卻不可用“對于”。
3.從表達關系角度:如“進而”“從而”,“從而”表承接和因果關系,而“進而”表遞進關系。如“只要”“只有”,“只要”表充分條件,“只有”所強調的是必要條件等。
4.從語氣角度:如“難道”“莫非”,兩者均可表示反問.(“莫非”還表示揣測)但前者的語氣更強烈。
5.注意近義虛詞的辨析和使用:對近義詞的辨析,很多時候要放在語境中去考查,如“一再”和“再三”,都表示“一次又一次”,多數能互換使用,但有時就不可,如“一再失敗”就不能說“再三失敗”。
6.注意一些虛詞的習慣搭配用法:如:無論……還是……,盡管……但是……,雖然……但是……,因為……所以……
7.注意一些虛詞的正確位置:如“關于……”不能緊放在主語后面,“不但……而且……”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對等關系。
【同步突擊】
1.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1)有些企業在《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前,開始著手解除那些工齡即將滿十年的員工的勞動合同,以____未來的經濟補償風險。
(2)華無飲食服務岱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絕鋪張浪費,三個月下來,僅辦岱經費一項就____了五十萬元。
(3)北京市知名食品企業與北京食品研究所,歷時近兩年.研發了200多個樣品,從中____出第一批“新北京特產”。
A.規避 結余 遘選
B.回避 節余 遘選
C.規避 節余 篩選
D.回避 結余 篩選
2.將下列詞語依次填人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1)在臺灣當局的____下,所羅門群島等極少數國家致函聯大主席,要求將所謂“臺灣加入聯合國”的問題列入第62屆聯大議程,中國政府對此堅決反對。
(2)中國歷史悠久,一些舊的觀念在有些人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然而在今天這個轉型的時代,已經有很多人開始____如何轉換思維方式,以適應新的生活。
(3)王瑤先生為《中古文學史論》撰寫《自序》時提及:“在屬稿期間,每一篇寫成后,我都先請朱佩弦老師過目,得到的啟示和指正非常多。已故的聞一多老師,也曾給過我不少的____。”
A.唆使 捉摸 教正
B.支使 琢磨 校正
C.支使 捉摸 校正
D.唆使 琢磨 教正
3.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1)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間繁殖,目前已成為載人航天領域一個____解決的嚴重問題。
(2)思考了一夜,爺兒倆決定明早____進城買糧種。
A.亟待 動身
B.急需 動身
C.急需 啟程
D.亟待 啟程
4.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各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1)這次你有困難,我一定____相助。
(2)經過多年的不懈追求,他這個____學子終于要進大學深造了。
A.鼎力 莘莘
B.大力 寒門
C.大力 莘莘
D.鼎力 寒門
5.下列各句中,黑體虛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1)該院經過多年的摸索,終于找到了這種病的病因,進而為徹底戰勝這種疾病提供了前提條件。
(2)只有經過深思熟慮,你就能得出正確的判斷。
(3)不僅偉大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奮的民族,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民族。
A.終于
B.進而
C.只有……就……
D.不僅
6.下列各句中,黑體虛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新來的經理同老經理一樣,很會體貼職工。
B.誰也不會否認,地球不是繞著太陽轉的。
C.行軍途中,碰到了一件很猛然的事情,首長及時調整了作戰方略。
D.他拿起了望遠鏡看了一陣,想了一會兒,接著在地圖上飛快地畫了一些符號,然后用望遠鏡仔細地再看了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