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救援》中,火星是唯一反派。它缺氧、缺水、缺微生物,白天荒漠炎熱,夜晚茫茫酷寒,有時還會刮起直徑上千公里的風暴。被遺棄在荒涼火星的美國宇航員,必須與之戰斗:用自己及同事的糞便種土豆,燃燒氧氣和氫氣造水,挖出埋在地下的放射性同位素熱發電機,改裝勘探車,拆卸升空器,最后戳破宇航服,通過漏氣的反作用力飛到女領導的懷抱。
這部電影的報道及評論已經很多,各種劇透,各種八卦,各種科學或偽科學分析,我上面這段樸素劇透應該不算什么。說到劇透,少年時代我有次租金田一探案集漫畫看,剛翻到第四頁,就有壞蛋在某人的腦袋上弄個紅圈圈并注明“他就是兇手”,氣得我伸出十根中指來表達憤怒。那才真是無良劇透呢。
在我看來,《火星救援》也不怕劇透,即使知道劇情,還是會看下去。一個好的故事,重要的并非其梗概,而是它如何被講出來。順便再劇透一下,愛國的中國觀眾有福了,繼《2012》《變形金剛4》《地心引力》之后,中國制造再次崛起。在《火星救援》中,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黔驢技窮之際,還是中華上邦拋出橄欖枝,慷慨借出太陽神助推器,解決了飛船補給難題。不過片中兩個中國航空主管扮相詭異,男的有些面癱,女的倒是喜歡笑,卻顯得似乎有點“不懷好意”。
好了,說正經的。《火星救援》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人類技術與生存的關系,那就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技術的交流與應用,乃是人類生存的核心。據說人類是地球上能夠利用工具來制造另一些工具的唯一生物,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到了火星上仍然如此。如果沒有工具,人類就是極其脆弱的物種,而沒有技術,人類也無法使用工具。
片中被遺棄在火星上的美國宇航員,用種土豆等戰斗方式宣布了對火星的統治。這種統治的背后,是人類以技術殖民自然,從而與神分庭抗禮的理念。
此類理念的源頭可上溯到古希臘。柏拉圖講過一個關于技術的神話:上古時代,眾神用土和火塑造了各類動物,并委托普羅米修斯和他兄弟埃庇米修斯為每個動物分配相應的性能。埃庇米修斯獨攬了分配的差事。在分配過程中,他給某種動物力量,給另一種動物速度,給下一種動物尖齒利爪……可是他太不細心,在把性能的寶庫都分配給無理性的動物之后,才發現人類還沒有分配任何性能。這時普羅米修斯來驗收分配結果,發現每個動物都適當地擁有某種長處,唯有人赤身裸體。于是他從赫菲斯托斯和雅典娜那里盜取了技術的性能以及火,送給人類。人類從此獲得其他動物都沒有的性能——使用工具、發展技術。這種本領是有神性的,因為它原本屬于神的世界;人類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也沒有盡頭,因為神是無限的。
當然,《火星救援》很可能完全沒有上述觀念。不過作品一旦完成,解釋權就交給觀眾了。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