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傳言稱,為節省時間、節約成本,一些商家會在粥里添加粥寶(黃原膠)以增加粘稠度,“長期食用會對肝臟產生危害”。對于這一說法,北京軍區總醫院營養配餐師于仁文表示,黃原膠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食品添加劑,由玉米淀粉經過微生物發酵得來,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純天然的。
據了解,增稠劑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安全性高,在很多食品中也沒限制使用量,所謂的“長期超標使用會對人體有害”,并無科學依據。
于仁文表示,一般粥類中是不添加黃原膠的,“因為它只起到增稠作用,太濃稠了反而影響口感”。他還告訴筆者,如今個別餐館用來為菜肴增稠的添加劑,主要還是淀粉和膠類。“這些添加劑都是從食品本身提煉出來的,比如瓊脂,一般由海藻類制成;還有魚鱗凍,對人體沒有危害。”
筆者查閱《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后了解到,黃原膠屬于“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功能是增稠。但同時大米及其制品屬于“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所例外的食品類別”,因此,大米粥中是不允許添加黃原膠的。
對于生活節奏較快、不得已在外吃早餐的人們,于仁文建議,在家自己煮粥是最健康、安全的。“電壓力鍋煮出來的粥營養保留更多,比起外面大鍋熬制的,營養流失較少,也更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