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出臺關于網絡約車的征求意見稿,以專車為代表的網絡約車有望擺脫“身份尷尬”。在“互聯網+”時代,市場創新層出不窮,既帶來活力,也帶來挑戰。面對專車等新生事物,政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尊重市場選擇,及時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保護好各方利益。
在過去的幾年中,滴滴、優步、易到等多個網絡約車平臺憑借價格低、叫車易、服務好等優勢受到消費者追捧。消費者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務,網絡約車的運營者也得到快速發展。
任何行業,新模式的出現都會改變既有的市場格局。接納變革、適應變革,才是獲取多贏局面的良方。對此,市場已經給出答案:接納網絡約車是大勢所趨。
管理者應充分考慮傳統巡游出租車和網絡約車如何“錯身發展”。網絡約車并不會消滅巡游車,畢竟不是人人都會用手機約車。但是巡游車近年發展空間受到擠壓也是不爭的事實。征求意見稿中提到,要改革巡游出租車經營年限,無償使用,并推動“份子錢”協商,這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有利于穩定巡游出租車行業。
承認專車身份只是改革破冰的第一步,如何加強監管、建立市場標準和規則、合理保障各方利益,是難以回避的后續考題。網絡約車是新興事物,目前相關管理細則準備不足、標準缺失的問題亟待解決。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快細化市場管理規則,在網絡約車的資質、安全、服務、保險等方面進一步做好管理和服務,確保乘客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同時促進網絡約車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此外,還應充分借助專車這條鯰魚的力量,進一步提高全行業的服務水準,特別是促進傳統出租車行業盡快提升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