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trizia Moroso在zz歲時進入家族企業(yè),其實有點“臨危受命”的意味。1980年代后期,歐洲如今天一樣正遭受著經(jīng)濟危機,她和哥哥從大學中被“緊急”召喚回家,以幫助經(jīng)營家具工廠的父母共度難關。“我的父母一輩做的都是非常簡約、精美的現(xiàn)代家具,但是他們并沒有特別的設計、市場和品牌意識。讀了藝術大學的我,頭腦中對設計的理解自然和他們有所不同。”1986年,Patrizia和一個善于畫滑稽漫畫的朋友一起,首次為Moroso設計家具。憑著20歲出頭的興致,她們做出了一系列非常詼諧、夸張的設計。“那些設計帶著子彈般的青春動感,看起來完全不是正常的家具,而更像是一種‘發(fā)明’。我們給這個瘋狂的系列取名為Dynamic(活力四射),這就是我的開始。”
開端總是很重要,因為它常常創(chuàng)造出一條路,你在以后的日子中其實只是在不斷跟隨和修正。時尚、趣味性、與設計師的深度合作,這些都是Patrizia一早就具有的意識,它們在很大程度上為今天的Moroso定下了基調。1980年代的最后幾年中,她已經(jīng)與ToshiyukiKita、RonArad、Marc Newson都有了合作,這些設計名家那時才剛剛起步,在設計界還處于比較邊緣的位置。“我看中的人,不只是會設計,他們都在為明天進行創(chuàng)作。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是那個‘總是做可笑設計的瘋狂富二代’,真是很感激父母,他們‘縱容’了我,讓我去做不一樣的事情。”
往日的“瘋狂”,往往就成了今天的經(jīng)典。與Ron Arad合作時,Patrizia發(fā)現(xiàn)他不僅是設計師,更像一位藝術家。“在他為我們設計了幾把單椅之后,我試著鼓勵他設計一款沙發(fā)。可他說他不喜歡沙發(fā),因為沙發(fā)總是長得都一樣,3塊坐墊、3塊靠墊,再加2個扶手,很無聊啊!我說那就請你做出一款不一樣的好啦!”之后的一天,Ron給她打來電話,說自己正在紐約街頭,將一個甜甜圈送進嘴里。把圓圓的甜甜圈兩端捏在一起,形成的被捏扁的圓環(huán),讓他想到了新沙發(fā)的形狀!“What?瘋狂的Ron,那麻煩你把草圖先發(fā)過來吧。”Patrizia覺得不可思議,卻仍然鼓勵了對方。一周以后,她收到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個圓環(huán)被不斷擠壓、擠壓,最終呈現(xiàn)出一個非常動感的不規(guī)則扁圓。正巧那時Ron在倫敦的Victoria and Albert博物館有一個展覽,1個月之后的答謝宴上需要一些給來賓們的座具。于是在這短暫的時間里,他們迅速做出打樣,又調整尺寸,做出了一批同樣風格的單人扶手椅。結果,這款Victoria and Albert沙發(fā)和扶手椅成了當季最受歡迎的產(chǎn)品,一下子賣掉了幾千件,并至今在Moroso的產(chǎn)品線中長盛不衰。
對Patrizia來說,先鋒和革命性才是Moroso最核心的靈魂。“我不喜歡總是回看1930年代的設計,做出一款又一款相似的東西,因為最棒的款式早已經(jīng)被偉大的前輩們完成了。包豪斯主義的大師們從1930年代起就在教大家怎樣做當代設計,如果不另辟蹊徑,你怎么能超越他們?”因此,她總是鼓勵設計師們推陳出新,即使怪異,也需要嘗試。這也促進了面料和制造工藝的革新,比如近年來Moroso啟用的日本設計師們就非常注重家具的“肌膚”。設計師們發(fā)來他們的奇思妙想,Patrizia再與面料供應商挖空心思為他們實現(xiàn)出來,這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同樣令人興奮。
1999年,Patrizia結識了同樣年輕的Patricia Urquiola。“她非常有才華,第一次見面我就知道我們會成為朋友,而她一定可以一直為Moroso做設計。認識一兩年之后,我就邀請她來設計我的房子,那可是她的第一個私宅設計項目!”合作的最初階段,她們經(jīng)常一起旅行,去世界各地的家具展廳和學院介紹Moroso的產(chǎn)品,旅途見聞擴展了她們的視野,也激發(fā)出更多的設計靈感。兩人雖然性格不同,在審美方面卻異常相似。“每次出差,我們都會擠出一天的假期,去參觀當?shù)氐乃囆g博物館,一起麻辣品評。那時候Patricia還非常安靜、羞澀,她因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工作室而那么開心的表情我現(xiàn)在還歷歷在目。現(xiàn)在她的名氣太大,日程排得滿當當,我們可沒法像從前一樣形影不離了。”Patrizia笑著說。
今年1月15日,Moroso正式登陸北京家天地DOMUSTIANDI金寶匯展廳,同時還發(fā)起了與3位中國名人的跨界設計合作。這可不是Patrizia第一次在設計中引入中國元素。2002年第一次來華時,她就相信“這個不可思議的國度肯定會給Moroso帶來很多新東西”。而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當?shù)厝艘黄鸷献鳌003年Moroso與臺灣藝術家林明弘(MichaelLin)的牽手,就在歐洲設計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那同時也是Moroso第一次與藝術家合作。當時的設計界籠罩著一片嚴肅的極簡氛圍,所有的家具都采用純色的材質或面料。而林明弘取材自臺灣民間花布的花卉圖案,紛紛“爬上”Moroso的家具和地毯,那種熱烈和奔放一下子讓觀眾睜大了眼睛。Patrizia清楚地記得,在這一系列推出僅僅半年后,花卉圖案就紛紛出現(xiàn)在了意大利各個品牌的家居設計上。
本次通過家天地的推薦,Moroso結識了歌手那英、作家王瀟和新水墨畫家徐累。他們根據(jù)各自的藝術興趣,為3件Moroso出品的經(jīng)典座椅設計了新面料,而這三只座椅恰好是Patricia Urquiola在不同時期的作品。這幾款翻新設計將獨家呈現(xiàn)在家天地的展廳中,為Moroso展區(qū)帶來更接地氣的中式元素。
與中國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的多次合作,帶給Patrizia一種很深的感觸:中國那源自悠久歷史的豐富文化固然很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但是當代的中國創(chuàng)作者們已經(jīng)不局限于運用明顯的傳統(tǒng)中國元素,而是更愿意與現(xiàn)代接軌,設計出國際化的東西。不過根植于他們血液之中的文化DNA,仍然會給他們帶來靈感和動力,成為他們特有的設計密碼,這條路才應該通向更長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