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的辦學品位在文化,一個校長的管理品位也在文化”,文化豐富教育內涵,文化提升教育品質。三十年的教育管理實踐、思考,悟出了我的教育之道:教育就是打造風景,教育就要營造氛圍,教育就像播種莊稼。
教育就是打造風景
教育其實就是一個發現美、分享美、創造美的過程?!懊馈奔础帮L景”,所以教育就是打造風景。風景是美麗的,風景是人人喜歡欣賞的,風景是可以潤心養人的。
我有個習慣,就是每天堅持早上站在校門口迎候我們的老師學生。有人問,天天如此,累不累?但我覺得這是一種享受,因為在一中,“每一棵樹都有它的風姿,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風采”。用這種心態來做教育,面對的就都是一道道風景。如果每一個教師都能把每一個學生作為心中的一道風景來“欣賞”,那我們不就是達到了教育的高境界了嗎?
2014年常熟嚴格執行“零擇?!薄W鳛槌J斓臒狳c初中,我校不僅少了那些優秀的擇校生,而且還接納了100位新市民子女。面對生源的變化,有些教師起初有點不習慣,但我是這樣認識的:教育就是行善積德做好事。關心、教育好這樣的孩子,意義更大,功德也更大。因為這些孩子更需要溫暖,更需接受優質教育。對這些孩子我們還要倍加關愛、倍加珍惜。我們要珍惜的并不僅僅是對學生結果的期盼,更是對這些孩子教育過程的褒愛。孩子們是來求學、求好的,是來開花的。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她們開花的季節,都能在一中盛開出美麗的花朵,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愛心和責任呵護好這些花蕾,耐心守望她們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教育就要營造氛圍
教育要做什么?行走在教育實踐的漫漫征途中,我體悟到:好的教育就是“營造氛圍”,好的氛圍才能打造出成功的教育!我們要營造的這個氛圍就是文化,學校文化才是教育的核心價值。我們要把學校營造成真正的文化棲息地。
近幾年,我校在推進校安工程改造過程中跟進了學校文化建設,“誠敬奠基人生”的文化石,高端大氣的院士廊,還有“虛中樂善致志遠”“百年梧桐百年夢”“學海無涯成方圓”等校園十景?!皩W海無涯”是王淦昌為我校七十周年校慶的題詞,也是我校學生勤奮學習的座右銘。或許我們還沒能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但一中人正努力在讓每一個地方都有話說。
校園內琴川水的靈動,催生了我們的教育主張:學校教育要以“活動為中心”,教育要生動,就得多活動,喜歡活動是孩子的天性。學生的活力是動出來的,學校的活力也是動出來的?!昂眯那椤睆摹盎顒印敝衼?,“好方法”“好習慣”也從活動中來。
1.畫信活動?!昂椭邸碑嬓派鐖F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孩子們的畫信累加起來已近十萬張,學生們用畫信的形式描繪著美麗的校園、美麗的家鄉和美好的夢想。龍年畫龍,馬年畫馬,近幾天,孩子們高興地在畫“喜羊羊”以表達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2.創新課堂。作為學校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我們拓展課堂,創新課堂:櫻花樹下的寫生,西城樓閣上的歌聲,博物館里講歷史,曾園、趙園里上語文……教師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課程資源,把課堂激活了,也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到極致。
3.紅毯盛典。每年的畢業典禮上,我們為即將畢業的學生鋪上象征喜慶與榮耀的大紅地毯,讓每一個孩子帶著老師的祝福、帶著青春的夢想走向美好未來。邁上紅地毯的那一刻,他們猶如閃耀的明星,享受著母校賦予他們的無限榮光,內心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4.金秋書市。學校把每年11月定為書香校園月,主題為“讓書香浸潤我們的心田”,舉辦“金秋書市”。這一天,孩子們把家中好書拿到學校,與人分享?;顒又?,學生學會了溝通,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分享,這不僅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也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肯定,成為常熟市“讀書節”的品牌節目。
如果說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了孩子們的好心情,那么富有品位的校本培訓,則為教師發展搭建了成長的平臺。學校依托常熟理工學院,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建立了教師的成長機制,組織了許多富有個性和成效的校本培訓活動。
1.開設“三味”講堂。通過請專家、教授指導,豐厚教師的理論底氣,請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輔導“思維導圖”,蘇州大學專家講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三味”講堂上,我們更有教師們教育心得和智慧的分享?!叭丁敝v堂,提升了教師的教育“韻味”。
2.搭建“三市一中共享智慧”平臺。我們與張家港、太倉成立“一中聯盟”,每學期組織教師同課異構,共放精彩,為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新的平臺。
3.每年的教師節,我們更是營造出爭先創優的濃濃氛圍。“我與一中共奮進”“我的教育幸福”“因為有夢,所以美麗”等主題活動,“教師之歌”“班主任之歌”的征集評選,以及“優秀一中人”“校級名教師”“年度感動人物”“最美一中人”的評比,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和幸福感。
教育就像播種莊稼
教育似農業,孩子像莊稼,我們做教育就要像種莊稼一樣:遵循規律,敬畏生命,辛勤耕耘,耐心守望。
1.每學年的開學典禮上,我們總會和學生齊讀《幸福宣言》,為孩子們播下幸福、快樂的種子。
2.青春儀式上,我們請“江蘇的張海迪”——常熟女孩錢敏丹講述她“活著的一百個理由”,用她身殘志堅的感人事例激勵孩子,為孩子們播下堅強、勇敢的種子。
4.請著名校友進課堂,與院士面對面,聆聽教授、科學家的成長故事,為孩子們播下夢想的種子。有聽老校友鄭韶昌講航天故事,有老校長陳旭輪孫女、留德博士、計算機專家陳蔚云講“我的爺爺、我的母?!?,有舉辦校友個人畫展等特色活動。
5.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我們能在首屆“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決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是因為我校三年堅持經典誦讀,通過以點帶面,全面推廣,在全校形成了“誦讀中華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氛圍。初一讀《弟子規》,初二讀《孝經》,初三讀《道德經》。早上各班自行組織讀,下午上課前5分鐘隨著校園廣播《高山流水》的古典樂曲,全校學生誦讀經典名篇。孩子們讀出了智慧、讀出了靈感、讀出了精氣神。
我們還用“一中好少年”“誠信之星”“孝順之星”“才藝之星”等評比激勵學生,在每個孩子心底播下真善美的種子。
這幾年的風景打造、氛圍營造、莊稼播種,在我校開出了鮮花、結出了碩果。我校獲得了“蘇州市首批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先進學?!薄疤K州市行風建設群眾滿意示范學校”“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钡葮s譽稱號。學校文化建設,我們在路上,我們在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為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