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發生在IT行業的一樁并購曾讓不少人大跌眼鏡。10月12日,戴爾宣布將以每股33.15美元的價格收購EMC,交易總價670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IT市場最大規模的并購交易。不少人剛聽說這則消息時,下意識地以為是EMC收購戴爾。因為論業界知名度、公司規模,EMC都在戴爾之上;如果論在企業級市場的經驗,戴爾更得拜EMC為師。然而,事情的結果是戴爾成功收購了巨頭EMC。
這次收購的背后,我們除了讀出資本的角力之外,還可以讀出存儲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EMC是傳統存儲勢力的代表,在存儲行業的龍頭地位迄今為止無人動搖。然而,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新一代存儲高舉分布式存儲、軟件定義、超融合等新概念,借著SSD成長之勢快速發展壯大,從中小企業入手逐步進入高端存儲市場,對傳統存儲構成不小的挑戰。
眾所周知,在現代稍有些規模的企業中,存儲在整個IT投入中占比都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不僅因為其前期投資大、維護費很高,而且升級擴展都耗資不菲。更讓人頭疼的是,存儲是剛需,企業不斷產生的數據總得保存,在IT投入不斷壓縮的大前提下這筆投資就更令人不甘。困境之下,新一代存儲出現了。它們摒棄了專有硬件,采用開放的x86架構,通過軟件定義將軟硬件解耦,從而大幅降低成本。同時,大膽采用固態硬盤,來改善用戶體驗。
以超融合架構為例,現在流行的各種超融合設備都基于標準的x86服務器實現,而不再需要專用硬件、專用網絡、專用OS、專用外圍設施。同時,由于采用了分布式計算,可以將分布在多個節點的存儲資源通過軟件整合到一起,讓集群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看到全局所有資源。而且整個系統用同一批服務器、同一張網絡來同時承載存儲和應用,極大降低了成本而且簡化了管理。數據顯示,在虛擬桌面的應用場景中,超融合設備可以將總體投資降低40%以上。
市場需求是最好的指揮棒,盡管傳統存儲在市場上仍是主流,特別是在高端存儲市場,但正在接受存儲新勢力越來越有力的挑戰這是事實,而時間顯然掌握在新一代存儲勢力手中,因為它們手中握有便宜、好用兩大殺手锏。因此,新一代存儲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