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期《投資者報》推出的專題《百家銀行大體檢》受到廣泛關注,本期我們將繼續關注擬上市銀行的財務數據情況。9家已經發布年報的上市券商,整體表現不錯,只有兩家盈利出現了略微下降,由于整個銀行業的步入下滑趨勢,上市遲遲未放行。此次我們關注了業績兩端的上海銀河和杭州銀行,后續我們仍將關注擬上市銀行業績問題。(詳見P12-13)
導讀:上海銀行整體實力在擬上市銀行中居首位,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1%,而上市之路卻歷經四年未果,資本缺口暫由定增解渴
從已全部披露2014年報的9家擬上市銀行業績來看,上海銀行無疑是上市的潛力股。
去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13.99億元,同比增長22%。漲幅僅次于貴陽銀行排第二位,而凈利規模則是后者的4倍之多。
然而即便已是全國第二大城商行,上海銀行的上市之路卻遭遇4次延期。上海銀行方面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仍在繼續積極推進A、H股上市計劃。雖然歷盡坎坷,依舊“不改初心”。
凈利兩位數增長
在去年銀行整體盈利下行的情況下,多數銀行凈利增速放緩,僅半數銀行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去年,上海銀行資產總額實現達11875億元,同比增長21.45%,凈利潤113.99億元,同比增長22.07%。
上海銀行方面表示,上海銀行取得比較好的發展,落實到主要經營指標上,一方面是“增收”,近幾年來業務發展明顯加快,結構調整初見成效,非利息收入貢獻有所提高;一方面是“節支”,通過全面、有效的成本管理,強化投入產出分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成本收入比穩步下降。同時,風險管理經受住了嚴峻外部形勢的考驗,資產質量保持相對穩定。
除了依靠傳統的息差收入,上海銀行的中間業務表現亮眼,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9.47億元,同比增長70.25%,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14.05%。
“其中,得益于積極拓展專項財務顧問業務,去年顧問和咨詢費收入17.55億元,同比增加9.90億元,增幅129.25%。”上海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資管、跨境、投行、并購等新興業務的發展,將對中間業務盈利增長起到促進作用。
處在不良高發的長三角區域,上海銀行去年不良貸款略有上漲,不良貸款率為0.98%,同比上升016%,但比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低0.27%。資產質量關乎銀行持續、健康發展。上海銀行方面表示,該行建立了內置風險于業務流程、垂直監控、監督檢查機制“三道防線”風險管理體制,著力提升風險經營管理能力。
上市4次延期
和近幾年較好的發展勢頭相比,上海銀行的上市之路就顯得有點“欠火候”。
此前召開的2014年度股東大會上,上海銀行審議了《關于制訂〈上海銀行2015~2017年資本管理規劃〉的提案》、《關于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方案有效期延長一年的提案》、《關于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上市決議有效期延長一年的提案》等多項提案。
據了解,這是上海銀行上市計劃中第4次延期。2010年5月,上海銀行開啟了謀求A股上市的歷程。而H股上市發行方案則最早提出于2011年度股東大會上,根據當時的計劃,該行擬A股和H股各最多發行不超過12億股,未來三年資本缺口超過300億元。
此后,上海銀行審議通過了《上海銀行2012~2014年資本管理規劃》,隨著2014年的結束,該規劃成為歷史。上海銀行新的“三年資本規劃”(2015~2017)還將繼續攻堅上市,謀求外部融資。
對于A+H股上市延期的原因,上海銀行方面未做出表態。但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多數城商行上市之路并不平坦,這與城商行的發展模式相關,多數城商行定位地方、服務中小企業,客戶結構單一,監管層或對其風控承受能力存疑。
此外,股權過度分散也是上海銀行上市的阻力之一。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14年5月16日,上海銀行自然人股東人數為33850戶,持有股份數量為9.19億股,占股份總數的19.54%;機構股東人數為1259戶,持有股份數量為37.85億股,占比80.46%。
定增引水
上海銀行近兩年資產規模增速達20%以上,資本金的充分配合必不可少。然而上市計劃遲遲不能推進,其300億元的資金缺口無法彌補,著實困擾著上海銀行。
不過雖然上市進程不給力,上海銀行定增卻不斷受到上市公司青睞。TCL集團4月公告透露,擬斥資33億元認購上海銀行近2億股股份,由此晉升為上海銀行第六大股東。而在此之前,上港集團已先行以16億元參與定增,鞏固了其在上海銀行的第三大股東地位。
TCL集團在其認購公告里稱,為進一步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上海銀行于 2014 年 7 月 31 日召開的 2014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定向增發不超過 7 億股股份的議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 115.99 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銀行由此也成為首例在IPO審核期擴股融資的公司。隨著上港集團、TCL集團等攜數十億的資金輸入,總算能稍微緩解上海銀行資本金的壓力。對于A+H股上市的計劃,上海銀行方面表示,將按計劃持續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