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2014年,軟件定義無疑是IT領域最為熱門的詞匯之一,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計算、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在和硬件的較量中,軟件成了絕對的勝者。實際上,在IT領域之外與企業眾多運營要素的競爭中,軟件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升。比如,在餐飲、物流等傳統企業中,軟件也在發生類似其在電信、銀行等高度依賴IT的企業中的作用。
“CA Technologies有個提法是應用經濟。所謂應用經濟是指應用和軟件已經變成驅動力。”CA Technologies中國區技術總監劉國強告訴本報記者,在應用經濟時代下,軟件將成為幫助企業創造業務機會,推動企業業務成長的關鍵要素。
根據一項由CA Technologies委托進行的最新全球調查《應用經濟時代的生存與發展法則》顯示,在當前市場因軟件的應用水平不同而形成的分水嶺正在形成:被界定為“領先者”的公司,不僅收入增長更快,而且相比落后者利潤增長方面高出68%,來自于新產品和服務方面的業務增長高出50%。研究指出,應用經濟已經成為企業的一道分水嶺,注重投資創新與開發的“領先者”的收入增速比“落后者”高出兩倍。
劉國強說,CA Technologies提出應用經濟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3個顛覆性的趨勢正在發生:第一個是無線企業的出現,在這個移動互聯的時代,人們突然發現企業的應用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被用到,企業要隨時準備好被訪問;第二個是大量環境數據的產生,包括人與人交互的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以及設備(比如物聯網)產生的機器數據,這就為大數據應用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第三個是基于API組裝應用開始流行,現在的應用開放更像是組裝,在一個界面后面是來自很多家服務商的API,從而實現應用的快速開發和服務的快速交付。
基于這些大趨勢,CA Technologies對2015年IT行業的發展尤其是軟件領域的變化做出了四個預測:
第一,動態應用或者智能應用的崛起。傳統軟件開發方式是為解決問題或執行功能而開發,是被動的,而現代應用則是主動式,應用能對最終用戶需求進行預測和分析,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技術正在帶領軟件行業向這個方向發展。
第二,密碼讓位持續安全。相對于傳統的應用系統主要靠密碼驗證身份,現在可以綜合多種因素來確認身份,包括終端設備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個人偏好等,從而減少了密碼的使用,大大改善了用戶體驗。
第三,IT成為業務的核心。過去很多企業的IT預算來自IT部門,而現在這些預算可能來自業務部門的要求,也就是說IT與業務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甚至IT已經變成了業務。
第四,大數據的應用,CA Technologies稱其為隱性分析,企業越來越多的決策基于隱性分析,這個隱性分析基于結構化數據行為和非結構化的數據行為分析。
劉國強指出,這四個預測是相互關聯的,比如,有了隱性分析才有動態應用的出現,而動態應用出現又有助于實現新的安全機制,從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改善用戶的體驗。劉國強表示,對CA Technologies而言,2015年的工作重點將是圍繞上述四個重點,分別從云、DevOps開發和安全方面著手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