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自己買的書,是花一角七分錢,在家對面的郵局里買了一本《少年文藝》。那時,我大概上小學三四年級,是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那里面有美國作家馬爾茲寫的一篇小說,名字叫《馬戲團來到了鎮上》,之所以把作者和小說的名字記得這樣清楚,是因為小說吸引了我,讓我怎么也忘不了:小鎮上第一次來了一個馬戲團,兩個窮孩子從來沒看過馬戲,非常想看,卻沒有錢,幫著馬戲團搬運東西,可以換來一張入場券。他們搬了一天,晚上坐在看臺上,當馬戲演出的時候,他們卻累得睡著了。
這是我讀的第一篇小說,可以說是它帶我進入文學的領地。它在我心中引起的是一種莫名的惆悵,一種夾雜在美好與痛楚之間憂郁的感覺。應該承認,馬爾茲是我文學入門的第一位老師。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買每期的《少年文藝》。以前沒有買到的,我在西單舊書店買到了一部分。余下沒有看到的各期,我特意到國子監的圖書館借到了它們。在整個童年時期,想想還是馬爾茲留給我的印象最深,如果再讓我想一位作家的話,那就是我國的任大霖,我也是在《少年文藝》上看到他的小說之后,買到了當時所有能夠買到的他的小說集和散文集。讓我難忘的是他寫的《打賭》和《渡口》,我曾經把這兩篇小說抄在筆記本上。
進入了中學,我讀的第一本書是《千家詩》。那是同學借我的一本清末民初的線裝書,每頁有一幅木版插圖,我將一本書都抄了下來,每天在上學的路上背誦其中的一首,那是我古典文學的啟蒙。
我的中學是有名的匯文中學,有著一百來年的歷史,圖書館里的藏書很多,許多解放以前出版的老書,藏在圖書館里面另一間儲藏室里,被一把大鎖緊緊地鎖著。管理圖書館的高揮老師大概看我特別愛看書吧,便破例打開了那把大鎖,讓我進去隨便挑書。我到現在仍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走進那間光線幽暗的屋子里的情景,小山一樣的書雜亂無章地堆放在書架上和地上,我是第一次見到世界上居然有這樣一個地方藏著這樣多的書,真是被它震撼了。
從塵埋網封中翻書,是那一段時期最快樂的事情。我就是從那里找全了冰心在解放前出版過的所有的文集,找到了屠格涅夫的六部長篇小說和契訶夫所有的劇本。那時,我沉浸在那間潮濕的屋子里,常常忘記了時間。書頁散發著霉味,也常常聞不到了。不到圖書館關門,老師在我的身后微笑著打開了電燈,我是不會離開的。那時,可笑的我,抄下了從那里借來的冰心的整本《往事》,還曾天真卻是那樣認真地寫下了一篇長長的文章《論冰心的文學創作》,雖然一直悄悄地藏在筆記本中,到高中畢業,也沒有敢給一個人看,卻是我整個中學時代最認真的讀書筆記和美好的珍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