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茗空間是泡茶喝茶的專屬所在地,專屬的意思是這個空間有范圍的制約,不一定要將上下四周用材料圍攏起來,但泡茶喝茶者都知道它有多大。大小只夠泡茶喝茶就好,不要有空間留給其他東西、藝術或擺置。
空間形狀不拘,可四方、圓形或三角等,但它務必是獨立的,它不用來社交、演講、用餐及其他活動,存在目的只為了制作茶湯與品茗,此空間所包含的功能只有:準備、茶湯創作、品茗、整理。
準備:茶湯會前,茶葉、水、茶器的收納、安放及流程的銜接。
茶湯創作:泡茶時茶具擺置與操作。
品茗:客人品茗與茶具置放。
整理:茶湯會結束后,茶器收拾歸位。
如需要每一天隨時或固定地泡茶喝茶,可將品茗空間以及應用的茶道設備都設置在一個固定存在、不移動的地點,否則品茗空間是隨著喝茶的需要而產生的,即可以于任何地方創造一個品茗空間來舉行茶湯欣賞會,品茗結束后將該地方還原,品茗空間就存在于從無到有,從有還原為無的過程中。
品茗空間可在戶內,設在原有的建筑物內如住所、書房、禮堂、教室等,條件允許則在這些地方圍攏另辟隔間構造一個出來,有可進出的門,門內就是品茗空間。如無間隔空間,直接在這些地方安插茶席出來泡茶,則茶席中泡茶與喝茶的人面對面、伸手可及的周圍地方即品茗空間。
也可外出泡茶,在戶外找適合地方創造品茗空間進行茶湯會,空間范圍的限制、大小如上述要求,惟適合的地方不一定是要風景優美的地方。美麗風景并非品茗空間必須完成的第一要領,畢竟茶人的心思是為茶而來,那地方的景色無論有多么雅致或相反,茶人的內心對此并沒有任何牽掛才對,這樣才不讓景色的美與丑造成對茶的偏執。
品茗空間附近的環境如果令茶人太興奮、太休閑、或太擔心,分神了,都不是好的品茗空間,品茗需要一定程度的專注與靜寂。在戶外進行茶湯品賞的茶會,應注意空氣清潔,地方衛生及安全,之前的準備如水源、加熱方法,之后的整理如茶渣處理,必須設想到像室內品茗時一樣周到。
應將“在戶內各種場所進行品茗”當作常態,因為這才是人們真實生活的地方,葡萄牙公主Portuguese Infanta Catherine de Braganza成為英國皇后的品茗空間是和住家一起的,陸羽的青塘別業、千利休的黑木茶屋、草衣禪師的一枝庵,既是住家亦是品茗空間。在天天生活的場所創造一個品茗空間來進行茶湯會,對有志于建立行茶習慣的人來說,可常常接觸而逐漸養成一套行茶法,品茗(即茶道、茶道藝術)才能成為生活里穩定的一部分。對已經將茶道建立成為人生里必做之事的茶人來說,身邊就有一個品茗空間來進行茶湯會是屬于必然的事實。茶人怎么能等到梅花開了才泡茶,蓋了茶屋才品茗,那豈不成了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