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閑著無事,正好師妹來電話,約我和太太去她的茶室喝茶。正合我心,欣然應邀前往。路上,一片荷塘映入眼簾,荷葉層層疊疊,翠綠欲滴,荷花略施粉黛,含苞欲放,腦海中突然想到了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著名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不知不覺間,夏天已悄悄來臨了。
剛進茶室,師妹已經用玻璃杯為我們倆沏好了今年的龍井新茶,還未落座,茶香撲面而來,呷一口,鮮爽無比。一起品茶的還有幾位茶友,大家正在討論夏天該如何喝茶的話題。得知我學的是中醫專業,他們紛紛開始問我。
“梅醫生,夏天該喝什么茶好呢?”茶友燕子急著發問。
“夏季氣溫高,天氣炎熱,人體容易出汗,特別是大量汗出可導致人體鉀元素的流失,使人出現倦怠乏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精神困頓等不適癥候,而茶葉中含鉀豐富,特別是綠茶。因此,夏天多喝綠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除此之外,還可以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我指著杯中的龍井說道:“您看,綠茶泡在玻璃杯中,賞心悅目,還能給人帶來一絲夏日的清涼。”
“我喝綠茶會出現胃痛,怎么辦呢?”茶友文斌問到。
“像您這樣的情況,在中醫看來,主要是因為脾陽不足。綠茶性寒味苦,濃飲的話,寒涼之性會損傷您本已不足的脾陽,當然會有不適感。您可以選擇例如武夷巖茶、紅茶等性質平和,甚至溫性的茶來喝。如果您對綠茶情有獨鐘的話,也有辦法去除其寒涼之性的。您可以減少茶葉的沖泡量,并加入一些性質溫和、藥食同源的中藥,比如枸杞、陳皮等,它們可以讓綠茶變得溫和起來。這就是中醫師在處方配藥時常用的‘去性存用’方法。”
“對于喝茶的溫度是否有講究呢?夏天喝熱茶好,還是喝冷茶好?”茶友小陳探出頭來發問。
“夏天喝熱茶比較好。研究表明,溶在熱茶中的咖啡堿、可可堿、茶堿和芳香物質,可興奮大腦神經,有利于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并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加快代謝,使體內多余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喝熱茶還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鐘后可使皮膚溫度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
“另外,我想提醒茶友們夏天養生的重要原則是“春夏養陽”。這句話來自《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意思是說春夏之際,人體陽氣趨向體表,養生的重點是要升發并顧護人體的陽氣。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生姜性溫,夏季吃姜有助于人體陽氣生發,可以起到很好的養生目的。朋友們在早晨的時候喝一碗生姜湯,既能暖胃,又能升陽。當然,對于陰虛火旺,體內有實熱的朋友來說,則不宜多喝姜湯。”
“相反,在夏季我們不能為了貪圖涼快而大量喝冷飲、吃冰凍西瓜,這樣往往容易損傷人體脾胃陽氣。如果一些朋友在喝完冷飲,或吃西瓜后,出現大便稀溏,則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少吃寒涼之品,嚴把入口關,否則得不償失啊!”
一番探討之后,我杯中的茶水已經見底,師妹給我續杯之際,若有所思地說““夏天喝茶還真有不少門道。”